苏坛|乡村振兴要写好“谁来发展乡村”的答卷
苏坦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这种“空心化”其实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种地,谁来繁荣村庄?”如果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速度和效果将大打折扣。
苏报评论员杨忠
“从现在开始,大专、本科在杭州工作,交一个月社保就可以落户了。”日前,杭州迎来新政,专家预测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正在进行中。如今,城市之间对人才的争夺一轮接一轮,这并不奇怪。比赛的升级只能说明人才的重要性。事实上,人才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对农村发展也是如此。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全面的乡村振兴包括人才振兴,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现实情况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包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人口流动的趋势仍然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多重因素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尤其是农村受过教育的青年人口。这种“空心化”其实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谁来种地,谁来繁荣村庄?”如果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速度和效果将大打折扣。
近日,苏报记者走访了省优秀科技市长团的几位成员,听他们讲述如何把实验室搬到池塘里,搬进工业园区。“坐在实验室里的知识分子是来教我们养螃蟹的?”从不服气到佩服,一代又一代的养蟹专家对专家大加认可,同时也抛出了自己在养殖上的困惑,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一些指点。科技市长团作为引进人才的创新制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的办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更多懂农业、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从哪里来?科技市长团的临时援助提供了一个视角,就是借人才吸引人才。与城市相比,农村配套服务各方面薄弱是不争的事实,硬留住人不一定能留住人,也不一定能吸引人。所以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我们不要什么都要,只要我们需要的。与科研院所、党政机关、高校建立长期联系,畅通专业人才下乡挂职、兼职、合作等渠道。通过资源整合,人才、科教资源、科技成果、创新要素可以更快地嫁接到农村。
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自然最好是请人,但从长远来看,最稳定的还是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农业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农村,农民大学生倾向于留在城市。可见,回乡就业首先是意愿问题。要改变这种就业意愿,需要改变农村就业的环境,通过各种行动和改变,让他们看到农村就业和创业生活的机会和好处,包括找到农耕文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认同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但乡村振兴不等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抓住痛点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培养本土人才,努力让人才愿意来,愿意留。通过培训和指导,可以提高现有“田秀才”和“本土专家”的综合素质,按照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授人以渔,更切合实际。
原发表于2019年6月7日《苏州日报》 A06。返回企业https://www.zhucesz.co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