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吴冰清
“这是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的打捞工具。你应该马上撤柜整顿!”近日,成都市温江区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渔具销售商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执法人员逐一检查了7家渔具店的营业执照和渔具销售情况,并向经营者宣讲了禁渔的相关政策知识。此外,对检查中发现的非法渔网和其他渔具依法进行了处理。
这是成都市打击长江流域及成都自然水域非法捕捞物市场销售专项行动中的一幕。
记者从成都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2021年6月30日,成都市场监管部门将分阶段、分步骤采取行动,严厉打击长江流域和成都自然水域渔获物市场销售违法行为,切断市场销售产业链,保护长江流域和成都自然水域生态安全。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将以食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单位、超市和电商平台为重点,通过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执法检查、12315投诉举报受理等方式方法,深入挖掘违法线索,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年已取缔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成都市进行整改。
据介绍,受到严厉处罚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还包括:收购、经营来历不明或者无法提供合法证明的水产品,在长江流域和成都市自然水域非法出售、收购、食用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发布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虚假违法广告,以“野生鱼”、“野生河(河)鲜”为噱头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等。涉及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该负责人强调,各电商平台也要强化自身对平台内各电商的主体责任和监管义务,将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违禁目录中的渔获物传统名称和“码字”纳入平台违禁商品服务目录和违禁词汇,对违法违规信息及时采取下架(删除、屏蔽)信息、终止平台服务等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删除、屏蔽“野生鱼”、“野生河(河)”
记者了解到,除了加强监管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还将严格市场准入,加强企业服务指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市场准入,充分发挥登记便利化改革成效,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转产退渔渔民的服务帮扶力度。建立社会共治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引导行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公开倡议,鼓励各单位积极开展“长江不钓鱼”公益广告活动,营造成都市守法经营、消费者文明消费的良好社会共治氛围。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如发现商家存在收购、加工、经营、利用长江流域和成都天然水域非法捕捞渔获物、收购、经营不明或无法提供合法证明的水产品、发布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可拨打12315、12345市长热线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