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货的主播也可以做投资。
最近辛巴入股上市公司的“创业”闹得沸沸扬扬。本来关注度没那么高,但是网络名人连续把股票逼到开盘跌停,累计涨幅约。和钱扯上关系后,大家都会兴奋起来。
事实上,在辛巴之前,维雅和李佳琪就已经开始了资本运作,前者直接或间接投资了21家公司,后者投资了近10家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资本市场上有21只与3人相关的“网络名人概念股”,且多数处于上升趋势。
那很有趣。在万物皆可云的时代,网络名人主播不仅能带货,还能“带股”?
阿auto哥快一点,带货和股份。
日前,创业股份发文称,公司10股协议转让给“辛巴系”,总对价1亿元。汽车快老铁了,果然有钱!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公司股价涨跌互现,市值增加约23亿元。
很明显,这是企业和网络名人绑定带来的股价涨停事件。
其实科技君有点惊讶。当主播们在手机前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用互联网公司——的老办法布局资本市场了。
而互联网所有的股份都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效应,这种资本博弈就变得有些耐人寻味了。
首席主播,角色转换
事实上,网络名人股价跌停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直播货的火爆也蔓延到了a股市场。一度“若触维雅,则升;如果你坚持李佳琪,它将会腾飞”。
你刚才也提到了,除去初创股,今年以来有21家上市公司被称为“网络名人概念股”,其中大部分都与维雅、李佳琪挂钩,股价持续上涨。
比如5月11日,梦洁股份成功牵手维雅背后的谦谦文化,随后股价上涨两周之多,让韭菜脸红耳赤,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在炒作之后,梦洁又把头转了下来,现在已经跌了40%。
不过有一点要说,今年网络名人中的直播概念股表现确实不错。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共有117家此类上市公司,其中85家盈利。
在“网络名人概念”的股价波动背后,市场上主播们的资本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不知不觉,这批头部网络名人已经完成了“寻求投资人——上市,——成为投资人”的不同阶段的蜕变。
做投资人有什么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转型?
首先,网络永远是记忆最短的地方,网络名人烧不下去。大部分人会选择在最赚钱的时期开始业务转型,当热度不再恰到好处的时候,新的系统就会转型。
这和职业游戏玩家在取得巨大成就后退役是一个道理。
同时,纵观整个社会现象,可以发现,各行各业的老板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都会进行投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还不如做个甩手掌柜,让别人操心。只要股价上涨,就可以盈利。为什么不呢?
第一批张大奕,网络名人,开了上市公司,虽然“第一股”已经不流行了,被质疑了。然而,“张大奕”这个名字已经被写进了商业教科书。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网络知名度低,但经济必然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金融领域无疑是转型最合适的点。
以后主播入股上市公司可能会越来越普遍,从找资本爸爸,到联手,到成为资本爸爸,开始往自己家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