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华文明和奥林匹克运动再次携手奏响了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壮丽乐章。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盛大开幕及其精彩赛事,火炬传递、比赛场馆、城市街道和各种媒体不断展示北京冬奥会的整体视觉形象,其中既渗透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形象,也渗透着现代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北京冬奥会视觉景观、奥运场馆及相关活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是举世瞩目的国际赛事。如果能为本届北京冬奥会设计一款特殊的字体,这将是世界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将一个特殊的汉字设计并衍生到字库中,这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对其民族文化的重视,彰显中国的文化特色、文化自信和开放友好的情怀。2019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文字与字体设计研究中心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致信北京奥组委,自愿为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设计开发一套专用字体。冬奥组委回复,正式委托任务,并对设计工作表示大力支持。
2021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携手共创未来”正式发布。在本次大会上,冬奥会设计专用字体也首次亮相。BOCOG说,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真诚邀请,传递了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将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同舟共济,共创美好未来。以——“让我们一起走向未来”口号为代表的特殊汉字设计,成为营造北京冬奥会氛围的重要元素,也成为本届冬奥会视觉形象景观的特色之一。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仪式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仪式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海报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宣传片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街头宣传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倒计时海报
北京冬奥会专用字体被广泛运用于冬奥会的场馆、火炬传递、海报、电子媒体等形象传播中,使古老的汉字艺术以现代的面貌活跃在民族文化之林;冬奥会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和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媒介;通过打造中国特色的冬奥会形象景观,为世界奥林匹克文化再次增添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中国文化自信。一笔一划,都是汉字书写者真诚献给北京冬奥会的礼物。
北京冬奥会汉字手稿
北京冬奥会中文字体流程方案一
北京冬奥会中文字体流程方案二
北京冬奥会特殊字体的实际应用展示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代表团入场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导视标志的细节设计往往突出了东道国的文化特色。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入口指示牌采用流线型中国结组成的雪花形状,指示牌上点亮代表团名称字体。北大汉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的字体专家对不同字体进行了测试,并将结果上报给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最后我们选择在方正伟贝字体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由于导板是发光器件,在拍摄和电视播放时会形成光晕,所以字体要求比传统的渭北字体更细。导向板上汉字的大小为6-10厘米。由于LED的技术要求,thi
开幕式最后点燃主火炬,所有参赛代表团的人物汇聚成主火炬的大雪花形状,使人物承载了所有奥运健儿的心愿,充分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理念。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代表,是人类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北京冬奥会专用字体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汉字书写精神。汉字书写通过将汉字艺术与体育运动中的力量、气势等美学特征相融合,诠释了冬奥会精神的内涵,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体育精神、文化魅力、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体育之美。
延伸阅读:
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北京大学字体设计研究中心成立于年。是中国文字(包括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字体设计和制作技术研发的专业机构。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北京大学共同建立。具体工作由北大王玄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承担,其中北大王玄计算机研究所负责字体辅助设计和制作生成技术研究,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负责字体设计和字体库应用技术研究。该中心具有丰富的字体研发经验。十多年来,承担了中国教材标准楷书、中华优秀字库工程(历代优秀书法字体100种)、中国海军舷号专用字体、中国银联专用字体、微软雅荷系列字体、小米手机系列字体、VIVO品牌系列字体等重要项目。近年来,该中心在字体辅助设计和制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TOG、TPAMI、SIGGRAPH/SIGGRAPH Asia、CVPR、NeurIPS等)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在计算机图形学和人工智能领域。2018年以来,该中心连续四年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TOG(SIGGRAPH/SIGGRAPH Asia)上发表字体制作与生成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022/02/18信息王选计算机研究所
Milo |: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