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一个企业到拓展一个产业!是常干的!
2018年底,我进入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大阳新电项目。偌大的厂房里,灯火通明,一尘不染。几名技术人员正在专心调试塑料风电机的生产设备,为生产做最后冲刺。
“目前还没有连接电脑终端控制系统,手动操作。正式生产后,整个电机生产全自动化。”技术员告诉记者,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和仪器都已经安装到位,随时待命。接下来,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将在这里生产,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澎湃动力。
从入驻孝昌经济开发区,成长为上市公司,到如今在氢燃料电池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湖北惠阳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成长,见证了上辈子孝昌机电行业的崛起。
真实的呼唤导致“落雁归来”创业。
孝昌作为传统农业县,工业短腿一直是经济赶超的“软肋”。如何充分发挥工业的“牛鼻子”作用,实现向工业强县的华丽转身?
2003年,抓住沿海产业逐步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孝昌积极实施“回归”工程。一批在外打拼的创业精英回到故土,成为经济发展大潮中的弄潮儿,挑起了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梁。
陆楚平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孝昌人卢楚平在广东成立了中山大洋电器有限公司。短短几年间,大洋电机成为国内第二大空调电机供应商,行业黑马。
为了把“桂燕”吸引到自己的故土,孝昌县领导带领开发区招商班连续4次到广东中山考察,苦口婆心地谈政策、优惠,但并没有完全打消吕楚平的投资顾虑。
在商业上,哪里的运营成本低,哪里的回报率高,资金就会流向哪里。对于发展基础薄弱的山区县来说,仅靠亲情很难制造资本“洼地”。
无功而返的招商班反复琢磨卢楚平的心思,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县领导和招商班决定带着开发区双桥村20多名涉及用地的群众代表再次南下广东。投资者和群众开诚布公地交流,用群众的声音呼唤“大雁”回归。
当地政府的重视,家乡人民的支持,远低于沿海地区的土地成本等因素,让吕楚平决心接过家乡伸出的“橄榄枝”。
年,中山大洋电器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在孝昌成立湖北惠阳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成为孝昌经济开发区第一家大型机电企业。
有了商业投资,“朋友圈”变成“产业链”
去年9月,电子项目在孝昌度过,孝昌的机械电子行业又多了一个“将军”。
“此次携手将进一步提升孝昌PCB(印刷电路板)产业水平,促进机电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支撑,影响深远。”萧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觉说。
追溯孝昌机电产业的历史,以惠阳电器为龙头,通过业务和产业投资实现精准对接的发展思路尤为清晰。
2009年,在吕楚平的推荐下,深圳市鑫宇达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落户孝昌,为惠阳电器提供产业支撑,由此开启了孝昌机电企业集群发展模式。
龙腾电子、郝建科技、爱尚光电等机械电子行业的优秀人士纷纷前来加入孝昌机械电子产业集群的大合唱;上游还有十多个呢
据统计,孝昌县经济开发区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14家机电企业。以惠阳电器为首的机电产业被列入全省25个集群的主导产业,PCB占全省份额的35%。
2018年,孝昌县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机电企业产值1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1%,同比增长。
行业档案,激发发展“新动力”
2017年6月,我市一口气出台28条措施,被称为“金28条”,针对招商引资、产业经济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发展四个方面。
其中,《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暂行)》 《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七条措施(暂行)》作为加快孝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更加坚定了惠阳电气升级的决心和信心。
同年8月,由大洋电机投资13亿元建设的大洋新动力项目在孝昌县经济开发区破土动工。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从这里生产1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100万套驱动和启动电机控制系统、2000万套高效节能电机。
“氢燃料电池技术源于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球公认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导者。”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零排放、无污染、续驶里程长、充电时间短,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公认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这是大洋电机在孝昌投资项目的又一次升级。2012年底,惠阳电气投产Anlance项目,生产各类中央空调制冷压缩机及其控制系统,完成了大洋电气在孝昌投资项目的首次升级。
扩能后,2018年惠阳电器工业产值达18亿元,税收7000万元,共生产微特电机3400万台。
“海洋新动力项目与惠阳电器、安朗思科技联系紧密,优势互补。集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传统电机、商用电机、节能电机于一体,年产值1亿元。投产后将实现真正的百亿机电产业园。”萧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冬玲说。
孝感日报
作者:李奇、高玉峰、刘广宏,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