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上,并购的过程。a是企业权利主体发生变化的过程。此次整合不仅是业务和技术研发的深度合作,也意味着沃尔沃汽车将并入吉利汽车在香港的上市公司,由吉利汽车掌舵。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资本运作活动,是一个双赢的生意。
1999年福特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2008年减资24亿美元。
2009年12月24日,福特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就出售沃尔沃汽车达成初步协议。
2010年3月28日,吉利集团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最终股权购买协议,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100股权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
2012年3月,吉利与沃尔沃汽车签署技术转让协议,将共同开发绿色系列发动机和环保型小型车平台,以及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
2013年,吉利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d中心,并与沃尔沃共同开发了――CMA架构,一种全新的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
20.沃尔沃汽车已经在中国拥有两家整车厂和一家发动机厂。
2017年,吉利和沃尔沃成立了LINK汽车合资公司和吉利-沃尔沃科技合资公司。
2019年10月,吉利和沃尔沃探索了合并其发动机业务的可能性,并开发和生产了领先的动力总成和混合动力系统。
2020年2月10日,即使在全球汽车销量下滑,疫情变得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吉利宣布正计划将业务与沃尔沃汽车整合,组建更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这表明整个合作已经酝酿了很久,甚至是确定无疑的。
相信从2010年3月吉利集团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开始,吉利就已经把沃尔沃汽车当成了囊中之物。十年既短又长。通过业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不断磨合和深入合作;d和生产,吉利最终有望合并沃尔沃汽车,组建更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
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驱动下,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第三次造车浪潮。5G、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新能源、用户体验、数字化、自动驾驶正在成为汽车企业转型的关键词。不仅是跨国汽车集团在进行这样的战略转型,国内很多企业也看到了背后的趋势和应用层的巨大商机。这个商机对于国内外汽车企业来说,可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吉利想成为潮流引领者,而不是在沙滩上拍照。
面对“新四化”和战略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充分调动手头的资源,积极拥抱变化,在挑战中抓住战略机遇,是吉利的选择。这个选择对吉利和沃尔沃来说都是赢家。通过强强联合,为严峻的外部汽车市场环境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保障,也为打赢数字化转型和新四化趋势下的新商战增加了更多筹码。
这种整合也是吉利汽车真正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沃尔沃汽车不断巩固欧美市场,扩大在中国、亚洲和其他国家的市场。吉利不断增加其国内市场份额,新品牌将侵蚀更多空白市场。合并后,两家公司有望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跨国车企”。此外,这一合并得到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认可,对接和拓展了双方全球资本市场的能力,势必加快吉利的全球化进程。
总之,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合并是汽车变革浪潮中的一次战略共赢合作。正如李书福所说,通过合作协同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引领中国汽车品牌持续崛起,这是一手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