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4A级旅游景区“中华”孔雀园名称被冒用。
近日,有市民向瞭望周刊记者反映,嘉峪关“中华”孔雀园名称使用“中华”二字,自开业以来,一直用于旅游、宣传、促销等活动。至今,大门上的牌匾一直是“中华”孔雀园。作为4A一级旅游景区,质疑此举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涉嫌欺骗旅游消费者。
市文旅局:没人批“中国”二字
接到市民举报后,周刊记者及时展开了调查采访。官方资料显示,位于中国嘉峪关的“中华”孔雀园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开园。被誉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蓝孔雀主题公园,是集旅游、休闲度假、蓝孔雀养殖、规模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综合生态景区。现在是AAAA级主题公园/生态景区。
7月15日下午,周刊记者来到嘉峪关“中华”孔雀园景区,找到了门口牌匾,包括招牌、宣传单等。全部采用“中华”孔雀园。记者电话采访了王兴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他人在其他地方的景点名称中使用“中华”一词时,此前已被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通报,“中华”二字已从“A级旅游景区网”中删除。后来如何调整和处理,景区在等待文化旅游局等相关单位的通知。
事后,记者采访了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中国”孔雀园景区名称中的“中国”二字并没有经过嘉峪关市旅游和文化局的审批。
市场监督管理:明显违法。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登记行政服务大厅。听到记者的来意后,一位负责人明确表示,在“中国”孔雀园景区名称中使用“中国”二字是违法的。
“这是他们自己的名字。中字头的企业名称都是国家层面审批的,嘉峪关市场监督管理局无权也无权审批。”否定的人说。
该负责人在官网查询到,嘉峪关“中华”孔雀园的注册公司为甘肃洪兰孔雀高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为嘉峪关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营范围:蓝孔雀O的繁育、养殖、加工、销售;手工艺品的批发、零售和生产;高科技农副产品的研发;农业旅游咨询。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关于嘉峪关“中国”孔雀园景区名称,应该查处,该罚款的要罚款。并及时将此事告知雄关分局。
该法规定,企业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字样
03010第十条明确规定,除国务院决定的企业外,企业名称中不得冠以“中国”、“中国”、“中国”、“国家”、“国际”等字样。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企业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信笺中使用的名称应当与注册企业名称相同。从事商业、公共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名称牌匾可以适当简化,但应当报登记机关备案。
显然,独立命名“中国孔雀园”为旅游景区,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此外,公司注册名称与实际经营的景区名称不同。
记者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八条了解到,商标中不得使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下列文字和图形。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企名网上查询,嘉峪关“中华”孔雀园没有
根据国办发〔2018〕146号文件,地名是社会的基本公共信息,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7月份开始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要求,清理了大量不规范地名。但一些地区仍存在“大、洋、奇、重”等不规范地名,切断了地名脉络,损害了民族文化,阻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嘉峪关“中华”孔雀园,作为4A级旅游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地名标志。
国办发〔2018〕146号文件对“纳入清理整顿范围的不规范地名的认定原则和标准”进行了界定,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故意夸大的“地名”——含义远远超出地理实体的实际地理位置、地位、规模、功能等特征的名称或通用名。
认定的原则和标准是未经批准擅自使用“宇宙、中心、世界、世界、整个世界、欧洲、澳大利亚、美洲、中国、中国、整个国家、所有国家、特区、首都”等词语的名称,或者故意夸大地理实体的功能。
同时,[2018]146号文件给出了2019年6月底前完成不规范地名标准化工作的时间表;9月底前,完成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相关公共标志和户外广告标志、地图等领域不规范地名信息清理任务。[2018]146号文件明确,清理整顿活动坚持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
所有这一切,关羽的“中国孔雀园”和相关部门都没有得到整改。周刊记者将继续关注“中国孔雀园景区”名称中非法使用“中国”二字的情况。回到企业https://www.zhucesz.com/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