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是1937年在甘肃酒泉发现的玉门油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是克拉玛依油田,它于1955年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东部开始开采。
玉门油田开发历史:
1938年底,孙建初、双燕、金希耕等爱国学者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来到油岸老君庙。1939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1939年3月,老君庙以北15米,人工挖掘1号井发现石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层,拉开了玉门油矿产业发展的序幕。1940年5月,中国有杆抽油技术开始在玉门老君庙油田使用。
1941年,甘肃石油矿产局成立。同年10月,第四口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L层,玉门油田进入大规模开发期。
抗日战争时期,玉门油矿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信息:
克拉玛依油田的现代情况:
截至目前,克拉玛依已发现25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亿立方米。2004年生产原油1111万吨,天然气1亿立方米,分别比1958年增长30倍和751倍。
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不再是原来的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黑油山向南北东辐射的千里油区。
随着油气资源的加速开发,克拉玛依的石油炼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半个世纪前仅有7万吨炼油能力的基础上,建成了拥有50多套先进生产装置、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的石化企业。石化产品220多种,其中多项主导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现在,克拉玛依-独山子石化基地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对象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巨大的烃源岩系,蕴藏着86亿吨石油资源和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目前探明率分别只有20%左右和20%左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参考百度百科-克拉玛依油田
参考百度百科-玉门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