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百家独家发布。严禁抄袭和处理,违者将被起诉。
官方宣布后,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开始联合,“两业合并”的企业巨头出现在公众面前。公司新名称、企业新标识已对外公布,央企化工航母即将踏上全新征程。值得一提的是,已经亮相的中国中化是中国唯一一家以化工为主业的央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中化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技术先进的化工企业。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合并造就了一个万亿美元的企业巨头,旗下控制着16家上市公司。
世界500强企业,“两业”合并重组。
经过五年的酝酿,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联合重组,从而组建了中国中化。公开资料显示,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都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化被称为“中国第四桶油”,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上排名第109位。其业务范围已经涉及能源、化工、房地产、农业、金融等。另一家企业巨头——化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化企业,业务范围早已涉及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特种化学品、橡胶等。
合并后收入大幅增长,业务范围非常广。
中国化工是重要的国有骨干企业,全公司员工总数已达22万人。根据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公布的信息统计,合并后业绩收入即将突破万亿元,业务范围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橡胶轮胎、机械设备、环境科学、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个方面。其中,核心发展方向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把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的所有资产集合起来,中国化工旗下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多达16家。
“两个行业”合并的原因
对于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的重组合并,不少网友表示质疑:这两大巨头为什么要合并到中国中化?按照边肖个人的理解,“两个行业”的合并可能是为了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中国在化工市场的优势,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虽然我国是化工大国,化工市场规模很大,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市场主体过于分散,公司发展规模过小,科技实力薄弱,不能产生行业集聚效应。此外,中国在高端化学品、高端环保技术研究和新材料等行业受到了一些企业的限制。
随着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的重组,这种局面可能被打破,中国企业在化工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其实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合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体量,更是为了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充分发挥作用。在橡胶、化肥、农药、种子等化工细分市场,中国中化正在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
当务之急
根据现状分析,中国中化在化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排名第一。因此,中国中化目前最重要的目标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科技实力。这个目标也是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成功合并的标志。现在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实现了农化资产的整合,而其他业务已经广泛分布,发展规模差距过大,资产整合难度越来越大。
从目前情况分析,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的石化业务可能成为下一个实现整合的目标。中化的资本主要是其石化业务,占其营业收入的25%。中化的原油加工能力为1500万吨/年,如Sinoc
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宁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宁说:中国中化只有改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激情,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然而,中国中化最终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企业是否决定进行创新和改革。
摘要
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刚刚完成合并重组,肩负着带领中国化工突破重重障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上风的重任。集团能否顺利突围还是未知数。让我们等待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