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挂牌一周年之际,临港新区管委会发布的成绩单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起78项政策制度创新任务已完成过半,落地项目45项,另有22项已成型;共签约项目358个,总投资1亿元。
临港新区开放一年来,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体系加快构建。比如,临港新区率先推行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制,将企业名称登记速度从改革前的一天提高到实时。共有约2,400家企业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了企业名称。
临港新区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合资财富管理公司华汇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落户临港。目前,临港新区还探索放宽电信、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率先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设立营业性机构。
2020年5月16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行,成为全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
一年来,高端资源要素向临港新区聚集,区内新注册企业15115家,同比增长70%。2020年1-7月,临港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呈现“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不减”的良好态势。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表示,下一步,临港新区管委会将以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突破、大胆尝试、自主变革,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作用,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产出更多突破性、引领性改革创新成果,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记者杨有宗)
这是2019年10月24日拍摄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一角(无人机照片)。企名网记者丁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