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钢铁公司半年报的陆续发布,很多人都关心哪家公司盈利最多,所以宝钢;钢铁、华菱、中信特钢利润亿,排名前三,三钢闽光、南钢、新钢、新兴铸管、韶钢松山、方大特钢、马钢股份排名4-10,受到大家追捧。的确,这些公司都很好,但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它们的盈利能力只是因为规模巨大。从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来看,他们未必是最好的。
我更倾向于从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净利润率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是否优秀,因为今年上半年的疫情考验了各钢厂在困难情况下的抗风险能力,也算是未来钢材市场饱和后的一块试金石。
上半年大部分钢厂盈利,但利润下滑,只有酒钢宏兴和安钢亏损。大致来看,平均利润下降的中位数在40左右,低于这个数字的下降表明业绩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0年上半年,吕林燕钢铁()、久立特材()、新兴铸管()利润增长,中信特钢下降,沙钢股份下降,韶钢松山下降。这六家钢铁企业应该算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宝钢已经跌了,接近中线。
除了两家亏损的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弱。攀钢、包钢、重钢、凌钢的钒钛跌幅达60%,说明外部市场对其业绩影响较大。
另一篇文章中说,上半年全国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为,我们从净利润率的角度考虑更直观。
金州管道、光大特材、久立特材、方大特钢的净利润率都在1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利润率4倍左右,属于一级。
中信特钢、福特钢、吕林燕钢铁、松山钢铁,平均利润率是全国的2到3倍,属于二级。
三民钢铁、南钢股份、新兴铸管、沙钢股份、新余钢铁、柳钢股份、宝钢股份等八家公司的利润率;钢铁和杭钢,略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被认为是第三档次。
四是盈利能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均利润率包括马钢股份、太钢不锈、攀枝花钒钛股份、凌钢股份、首钢股份、河钢股份、本溪钢板、鞍钢股份、重钢股份、山东钢铁、八一钢铁、西宁特钢、包钢股份等13家钢企
后面有损失。
从后两个维度来看,不是宝钢、鞍钢、河钢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久立特材,吕林燕钢铁,方大特钢,中信特钢等。那些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钢铁上市公司。
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