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的“得到APP”IPO第三次暂停。
“得到”主营公司思维创造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其线上业务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分别为人民币/人、人民币/人、人民币/人。ARPPU一直在不断提高,缴费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得到”APP于5月上线,由《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团队制作,以“碎片化学习”为口号,面向终身学习者。
“得到”打包了一系列爆款产品,如《罗辑思维》、《李翔知识内参》、《薛兆丰经济学教程》、《梁宁产品三十讲》等。让很多讲师实现了财富自由,带动了各路大咖入驻。2017年,他们获得知识付费APP第一名。
同年,“得到”借机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少年得到”,随后引入了另一位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担任负责人。
知识付费属于“智商税”领域,没有专门的护城河领域。
随着知乎、爬读书会、八九零等类似组织的加入,尤其是企名网这样的视频媒体平台的加入,“Get”的地位正在下降,“Young Get”也在2021年转移到了张泉灵。
根据中国商业智能发布的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平台排名,知乎、喜马拉雅、腾讯课堂、蜻蜓FM、樊登位列前5,仅排在第12位。
为知识付费仍然是一个很好的生意。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1亿元、1亿元、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万元、1万元、1万元。
会员费、新年演讲和私人董事会(高级会员)是同类公司的主要收入模式。营收模式都属于高度的轻资产策略,利润率非常可观。
这类公司唯一的资本化限制在于:成功是IP,失败是IP。“得到”与罗振宇高度绑定,“樊登读书会”与樊登高度绑定,“巴九零”与吴晓波高度绑定,很难通过成为上市公众公司的审核。
最近罗永浩开始逐渐脱离曾经深度绑定IP的“交个朋友”公司。或许他可以充当探路者,给收税行业带来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