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名字

发表日期:2022-11-17 14:14:52

大家好,我是小凤尼尔。

今天是每周二的发帖时间。

买保险有多难?公司太多了,产品也很显眼。如果有保险公司单子,就不能只顺着单子买。

保险行业确实有排名榜。有几个指标我觉得可以关注一下: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保险公司投诉率。

第一,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代表了保险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指标是看保险公司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偿还全部负债。

银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最低要求是全部资产能够偿还全部负债。注意,这只是最低要求,即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都应至少达到100。

实际情况是,2020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全部超过200。简单来说,买50万保额,保险公司就算赔100万也不会破产。

我们来看看一季度偿付能力前十的榜单。

再看几个“差生”:

建信人寿、上海人寿、恒大人寿、富德人寿、珠江人寿、天安人寿、中银三星人寿等10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仅略高于100。

百年人寿、康军人寿和中法人寿,中法人寿公司偿付能力均未达标。

你所熟悉的大公司的偿债能力如何?

除了友邦保险和中国人寿位列前十,太平洋保险位列第14,中国平安位列第26。

偿付能力是不是越多越好?

号码

一些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或者产品竞争力弱的公司,保险产品卖的不够多,赔付的少,偿付能力数据可能会高一些。

对于我们熟悉的百年人寿这样的互联网保险明星公司来说,偿付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的高性价比,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大幅增加。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设计激进的产品往往是昙花一现,过一段时间就下架了。

如果偿付能力总是不足会怎么样?

后果很严重。

喝茶是小事,银保监会督促你通过各种手段整改提高偿付能力。如果失败,国家保险保障基金将采取一切措施。

通常被要求整改后,保险公司就要有所行动,至少要想办法把偿付能力提高到及格线,做不到的话国家就要承担责任。

不得不说,中国到处都有安全感。

所以,偿付能力指数,太高或太低,其实都不好:太高说明你的产品不受欢迎,太低说明你抗风险能力弱,稳健为好。

而且从数据上看,除了排名前六的公司和不达标的公司,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差距并不大。“大公司可以多出钱”是一种误解。

二、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

先说保费规模和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下表为2020年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

果不其然,从保费收入就能看出人寿和平安的口碑,是妥妥的行业龙头。

保费收入高的公司更符合我们的认知。的确,那些网点多、名气大的大公司,保费收入更高。

净利润的排名有些不同。

在这个指标中,我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保费收入很多,但利润并不高的公司。

比如11世纪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亿元,净利润只有1万元。泰国人寿保费收入十亿元,利润只有一万元。这些公司很多都是爆款产品的明星公司,高销量低利润,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些保费收入最低的公司。底部30如下:

事实上,th

其实保险公司的运营早就在往这个循环上走了,初期亏损很正常。往往保险公司在开业初期会有亏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会有所扩大,之后亏损会逐渐平衡,第7年到第8年利润会快速增长。第10年左右能做到盈亏平衡就不错了。

上榜的公司很多注册时间不长,有些还是互联网保险产品爆款比较多的明星公司。如果一家老牌保险公司未能盈利,我们需要保持警惕。

三。保险公司的投诉率和理赔纠纷

最后看保险公司的投诉率和理赔纠纷数据。

先拿表格。

有哪些抱怨?

投诉集中在索赔纠纷和销售纠纷。

先说理赔纠纷。

涉及寿险公司的投诉主要有疾病险、意外险、医疗险,主要反映理赔速度慢、理赔金额有争议、理赔数据复杂等问题。

先说销售纠纷。

涉及寿险公司的投诉主要有一般寿险、分红险、疾病险、意外伤害险等,主要反映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未充分告知终止损失和给付期限、保证收益不确定等问题。

你可能会发现很多大公司都有大量的投诉。这是不是说明大公司不靠谱?投诉量的数据只能作为一个侧面的数据,你会发现很多投诉量大的公司,业务量也一样大。用单一指标来判断保险公司不靠谱是不严谨的。

总结:

这些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

这些数据提醒我们,判断一家保险公司好不好,需要多项指标的综合权衡,不宜用单一指标来评价。

买保险不要过分追求大公司、大品牌。有保险牌照的公司真的没有小公司。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区别就是没听过。

购买分红险等理财型保险要谨慎。小凤妮儿总是告诉大家先买保险再理财,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理财和保障兼顾就好。两全保险和分红险确实符合你的需求,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何必那么执着呢?

如果真的要买理财型保险,那就分开买。看清楚股息率是固定收益率,还是所谓的低档、中档、高档收益率不一样。大部分产品宣传资料只标注你最高回报率。

如果想少纠纷理赔,就要看好健康告知和保险合同。这个时候就不要省事了。投保前后理赔会比较麻烦。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