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是中国近几十年来享誉世界的标签。过去中国人口密度高,劳动力廉价,再加上中国对制造业的大力支持。许多外国公司来中国设厂,这也使中国的制造业在那一时期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中国已经不再是外企眼中最廉价、最低端的产品制造基地。近年来,已有15家世界500强企业退出中国,越来越多的外资工厂开始缩小规模或转移在华工厂。
近年来,日本工厂不断撤离中国。例如,铃木集团和松下集团已经将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等地。
日本东芝机械计划10月以后将树脂零件成型机的生产基地从上海转移到日本和泰国,然后出口到美国。
日本爱丽丝欧山公司也计划将工厂迁至即将建成的韩国仁川工厂。
目前,中国面临着外国工厂加速撤离的问题,而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则抓住机会,同时在中国引进大量搬迁工厂。
日企也觉得在劳动力比现在的中国便宜的东南亚设厂,可以节省更多的运营成本。自2017年以来,日本企业一直在东南亚疯狂投资建厂。2017年全年,相关企业在日本的投资已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然而,日本企业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一举动,东南亚的许多日本工厂更加举步维艰!
之前东南亚的劳动力确实很便宜,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工厂入驻,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推动了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上涨。
此外,很多日本工厂已经在中国扎根多年,在中国拥有完整复杂的配套产品供应链。现在放弃中国工厂去东南亚,意味着从零开始建立产品供应链,损失不小。
最后,东南亚的经济没有中国好,人才也没有中国多。一些工厂需要的技术人才在东南亚很难找到。如果雇用一些没有技术能力的工人,工厂将无法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