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顺义区200辆电动出租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营后正式上路。作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媒体,电动汽车时代网一直非常关注电动出租车的发展。这次我们实地走访了顺义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领导,对顺义电动出租车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顺义地铁站附近没有发现有电动出租车在等乘客。走了10多分钟,在顺义商业中心看到一个电动出租车候客点。
顺义以前没有正规出租车,所以很泛滥。地铁附近没有电动出租车专用停车位,已经完全被黑车占据。
顺义有200辆电动出租车。目前,有80辆车在路上行驶,其余120辆车仍在等待驾驶员完成培训。
顺义200辆电动出租车采用北汽E150 EV新版。新车相比老款增加了电池容量,续航里程可达100公里左右。而且我们之前在大兴了解到,老版E150 EV冬季续航只有60多公里。但是,即使续航里程达到100公里,出租车公司还是会亏损。据马骏客运公司副总经理项南先生介绍,顺义的电动出租车预计每年每辆亏损5-6万元。只有续航能力达到200公里,才能收支平衡。
顺义电动出租车司机待遇不错,保底工资(1460元)相当于北京最低工资,五险,月薪4000元。司机说一天能跑170-180公里左右,收入200多元。回想起之前报道的海口电动出租车,顺义司机开心多了。
充电站车位修的很漂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办公设施极其简陋,基本都是毛坯房和临时板房。
充电站停着很多车辆,主要是司机还没到位的120车。
这个充电站有200个慢充电桩,10个快充电桩。电费为人民币/千瓦时。马骏客运公司的向南老师说这个价格比较高。电动出租车晚上用的电主要是谷电,成本甚至比居民还低。
快速填桩更受司机欢迎。回站的时候司机会问“有没有快速充桩的空间?”
新北汽E150 EV的快充口比老版更人性化,快充时不用开盖。
然后我们采访了马骏公司的副总经理向南先生。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了解电动汽车的技术专家,对很多问题都有非常敏锐的看法。采访内容将于近期发布,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