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半导体有限公司名字

发表日期:2022-11-21 16:15:23

万里驾风云,群星聚九州启征程。

访苏州云图半导体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建忠

资深(以下简称王)拥有超过20年完整的芯片设计和团队管理经验。在产品定义、芯片设计、项目和团队管理、市场营销、芯片供应链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人脉。曾就职于坎昆半导体、三星半导体、飞思卡尔半导体等。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王学昌的诸多特质让创业变得轻松而有价值:他具有领导者的特质,自信、开放、善于沟通,从而在行业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保持团队稳定;还具有技术男对技术和行业知识的深度,能快速迭代产品,整合资源。

努力工作,尽情玩乐。工作之外,王学长是个全能“玩家”,能文能武。我爱写书法和影评,我爱户外背包旅行,潜水,滑雪等。

(图为文艺王学长的日常生活)

接下来,请跟随我们,听听王学昌分享他对汽车行业、云之路、创业的精彩观点。

如何看待汽车芯片行业

求真:新能源汽车被誉为黄金赛道。如何看待MCU芯片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性?

王建忠:目前,我们都看到汽车“缺芯”的现象。其实最缺的就是汽车法规的MCU芯片。

汽车工业的演变和发展方向:过去的机械化现在的电子化未来的网络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更积极地拥抱电子化和网络化,并引入与消费者相关的设计元素:无线充电、智能车灯、温湿度传感等。汽车设计。

例如,Xpeng Motors中的车灯支持在线控制管理(通过编程),可以投射不同的光图案。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也在向电气化转变,比如汽车座椅,从机械操作向电子控制转变。

车载级MCU是汽车的核心半导体器件,在控制汽车系统的很多部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单片机的特殊性在于它横跨汽车和半导体领域,需要满足汽车车身控制的可靠性和半导体电子系统的精确性。

(图为车规MCU在车身的应用场景)

从数据上看,整车系统使用的MCU数量在50-200个左右,总价在500-1500元左右(根据车型不同)。中国每年的汽车购买量约为2800-3000万辆。所以,无论从市场容量的角度,还是从MCU自身功能定义的重要维度来看,汽车级MCU都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细分赛道。汽车MCU赛道足够宽,能否在赛道上占据有利位置,取决于创业团队能否做出真正符合车规要求的优秀产品。

求真:汽车行业传统的信息链传递是垂直协作模式:车厂(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零部件模块厂芯片厂晶圆厂。今年汽车缺芯给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上游汽车厂商加强了上下游半导体的深度整合,比如投资自研芯片,直接向晶圆厂要产能。作为一个产业人,你预测未来汽车产业生态链的演变趋势吗?王建忠:因为汽车严重缺芯,为了保证其供应链,OEM跳过一级供应商,直接和芯片厂商谈芯片。这是因为在核心缺失的大背景下,汽车厂商本身规模就大,谈判空间更大。

相对于汽车的整体系统成本,芯片及其MCU的单价并不高。然而,芯片的重要性是在核心缺失后才发现的。工厂开始关注芯片,关注上下游,深度融入半导体产业链,或投资上游或成立自研芯片部门。

例如,小米,这是著名的关注

求真:单片机赛道竞争对手太多,同质化严重。被高端欧美日企垄断;而低端市场杀低价。作为国产MCU芯片的新秀,云图是如何脱颖而出的?王建忠:从应用的角度来看,MCU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消费级MCU、工业级MCU和车载MCU。但如果从专业角度分析,消费、工控、车规是完全不同的轨迹。这相当于跑了100米,1500米的马拉松。三个不同的跑步项目对跑者的要求不同。百米赛讲究爆发力,马拉松是对耐力的考察。三项赛事的训练标准和选拔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单片机市场,中国还处于01的阶段,这个领域还被欧美部门控制着。汽车MCU横跨汽车半导体两个领域,其功能特点是控制以确保汽车电子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以真正的车规MCU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材料、测试流程、工艺等各个方面都必须严格遵循车规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前三大车规MCU厂商恩智浦、瑞萨、英飞凌都采用IDM模式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设计-制造-包装-测试-装运,保证车规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云图团队来自原恩智浦整车规MCU原整体构建团队(飞思卡尔),专注汽车芯片设计超过15年。

从最初的芯片定义和设计,到晶圆厂、封装和测试工厂的选择,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严格遵守整车规范级别的要求。云建立了完善的汽车集成电路设计验证平台,严格遵循AEC-Q100和ISO-26262的开发流程体系和技术规范,成功开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CU芯片,并申请了多项相关技术专利。

虽然严格遵守车规要求导致制芯成本增加,但云图团队坚持车规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标准。

云图团队始终认为,车规芯片的口碑和品质是在时间的见证下逐渐建立起来的。云图推出的芯片必须经过车厂的严格验证,经得起多变的行驶环境考验才是硬道理,这也是云图能够脱颖而出的信心所在。

(图为云图车规芯片在汽车上的应用)

求真:云图的产品应用是否仅限于汽车领域?未来会拓展什么样的应用场景?王建忠:任何商业公司在做产品布局的时候都会考虑两个维度:技术维度和成本维度。商业公司的决策必须在成本和商业化之间取得平衡。

云始终围绕“安全、可靠、工业”等关键词横向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在汽车领域站稳脚跟后,再推产品应用的横向拓展。比如电梯,风能,充电桩,涉及安全工控领域。预计2022年将尝试覆盖部分工控市场。

实事求是:汽车行业门槛较高,生态封闭,导入验证周期长,对初创企业相对不利。云途如何打破下游汽车客户生态,实现方案导入?王建忠:对于国内芯片企业来说,这个时候不需要担心怎么敲门,因为门是开着的。大型汽车厂商的供应链不像以前那样封闭,也是中美贸易摩擦和汽车核心缺失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于云图和国内的朋友来说,目前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窗口,客户端不缺进口机会。

对于国产芯片创业团队来说,真正的考验是:国产芯片厂商如何长期留在汽车供应链,成为汽车厂商的长期合作伙伴?

真正成为长期合作伙伴的底层逻辑是:必须能够满足汽车厂商的要求,做出性能接近或优于一线厂商的芯片,以及ens

云图是两条腿走路,比较稳。不仅是R & ampd队能力扎实,但筹码成功流注;在市场拓展方面,也是一个好消息,陆续获得了多个一级客户的验证机会。

云图成立于2020年9月,2021年8月首款车规芯片YTM32B1L成功流片;今年9月,符合ISO-26262 ASIL-B级别的YTM32B1M高端MCU产品上市。未来量产的产品有望在两年内覆盖车身控制的整个应用领域。

云的车规芯片已经在多个下游客户端成功验证并导入。预计2022年汽车仪表芯片销量将出现数字增长,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

实事求是:在芯片创业热门人才紧缺的当下,作为一家芯片创业公司,云图如何解决招人和留人的问题?王建忠:目前,云图的设计团队大约有100人,覆盖成都、张江、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