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都,你会想到哪个城市?有故宫的北京,有六朝烟雨浸泡的南京,有见证盛唐盛况的Xi安,或者有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洛阳。
很少有人想到山西大同。虽然是北魏的都城,辽金的都城,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古韵甚至比不上同省晋中的平遥古城。
正所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北部的门户大同虽然经受了几千年的硝烟,但作为历史的补偿,来来往往的皇帝们给大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大同最缺的就是古建筑。
与其他古都不同,大同的文物古迹大多有一种粗犷的美感。如果你有古城情结,厌倦了近年来越来越套路化的古城营销,老艺术家们建议你不妨在大同成为下一个网络名人之前去一趟。
九边重镇燕锁钥。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隋炀帝时,大同城建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唐末迁到现在的位置。大同之名,自此不变。
大同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天下一统”的美好愿望,可能是高不可攀的东西总在骚动吧。大同与和平,绝大部分不能说相距甚远,但真的无关。
大同2300多年的建城史,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成千上万场战争,胡夫骑射、邓白之战、民间变迁,史书上寥寥数语,都是大同被反复撕裂的伤痕。
大同古城延续至今。
北纬40度线,400毫米降水线等。大同的命运早已埋伏在这两条看不见的蚂蚱灰线中,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将在这里斗争千年,直至融为一体。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华北平原的太行山、吕梁山、燕山、阴山在这里交汇,恰好与西北的黄土高原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而大同盆地就是解决这道天然屏障的关键。
山西地形复杂,连绵不断的山脉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一旦大同打开,东边的北京、南边的洛阳和西边的Xi安都将岌岌可危。所以,同样是古都,大同却背道而驰,命运完全不同。当其他古都过着无耻腐败的生活时,大同却在雁门关外看着城门。
久而久之,围绕大同的冷战烟消云散,曾经的冲突形成了未来大同独特的文化气质。
北魏的“太和新政”成就了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高僧昙曜的带领下,从凉州迁徙到大同的三万官员,以古印度佛教文化为根基,融合古波斯、古希腊的雕刻技艺,以及鲜卑贵族的审美,创造了云冈石窟这一佛教胜地。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耗时近70年,最终建成1100多个龛位、18000多平方米的雕刻面积,最高17米,最小仅2厘米。从佛像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的逐渐渗透的影响。早期的造像浑厚古朴,中期的造像富丽堂皇,晚期的造像纤巧典雅。
《水经注》年,李道元称云冈石窟为“山堂水堂,对烟殿”。林元锦镜饰新眼”。即使是对宗教文化缺乏兴趣的人,面对数千尊佛像的气势,也可能会不自觉地低头挺胸。
制作精美庄严的佛像。
如果说云冈石窟意味着文化融合的开始,那么横山悬空寺就是大同气质最生动的注脚。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他用徐冲道士的话来形容悬空寺是“一个玉松不能居,猿猴不能爬的地方。他花了很大力气凭空造了一座庙”。
悬空寺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它精美的建筑结构,还在于它是现存唯一的寺庙
从煤都回归古都,大同蜕变
虽然大同在1982年就入选了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早年去过大同的游客,印象最深的大概还是它著名的特产:灰蓝色的天空和无处不在的煤焦油气味。
在高峰期,沿着大秦铁路,大同独自供应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煤炭。大同的煤成了四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十大钢铁公司的生产煤,全城都在围着煤疯狂燃烧。
露天煤矿
贾在去大同拍摄《任逍遥》之前,是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大同的。“山西的每个人都说那是一个可怕的地方,据说那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享受。”
自1949年以来,大同的煤炭为新生的中国送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进程,燃烧后沉降的煤灰逐渐覆盖了城市的背景。
如果你在大街上问大同人,今天的大同和过去有什么不同,那么2008年一定是一个不会错过的时间节点。2008年,陷入能源陷阱、沉寂已久的大同又跑了起来。但这一次,方向不是盲目前进,而是逆向面对历史。
“一轴双城,新老分离”,大同选择了与苏州相似的发展模式。根据构想,老城区将被整体保护,东部将建立鱼洞新区,中部以雨荷河为轴,西部是传统,东部是现代。原来只有九龙壁的明皇宫重现往日,只有辽金两殿的华严寺被恢复成完整的辽金皇家风格寺庙。
代王府和华严寺
最明显的变化是在城墙上。大同城墙是明朝将军徐达于明朝洪武五年,在汉、魏、唐、辽、金、元等旧城池的基础上修建的。是中国比较完整的古城墙建筑。时间的侵蚀已经让老城墙成了废墟,只剩下废墟,更不要说防外敌,防老鼠了。
砖盖整体修缮后,东侧城墙已建有瓮城、月城、吊桥、护城河,还有塔1座、月塔1座、箭塔1座、瞭望塔12座。南城墙不仅恢复了瓮城和月城,还与城和东西耳城有关。城墙上有10座城楼、文昌阁、箭楼等古建筑和楼阁,12座瞭望塔和1座角楼。
护城河旁的古城墙
时过境迁,宽阔的城墙上只有悠闲漫步的居民和游客,却没有身着戎装的士兵和“云上持节,何时寄凤堂”的沮丧与沉思。
然而,每当傍晚华灯初上,巍峨城墙环绕下的大同,就像一个脱胎换骨的庞然大物,半睡半醒,似睡非睡,盘踞在雁北的北风中,照顾着一座城市里人们的生活。
来大同,不要光顾着吃面。
就算没去过山西,只要小时候看过美食范《中华小当家》里那个喜欢光着身子干活的肌肉面点师,就知道山西人对面食的热爱。
粗略统计,山西的面食有200多种,就算不重样也能吃半年,但最有名的还是大同的刀削面。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淮扬菜中只有司文豆腐称得上刀工。毕竟现在全国各地面馆的刀削面,好像都是拿着刀对着面团,疯狂的输出。
但在刀削面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其他地方的刀削面大多只能称之为浪费粮食。
师傅带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刀削面。
刀小面真正老练的高手都是面无表情的持刀机器。刀工干净利落,面条中间粗两边细,像柳叶雪花。它们一眨眼就飞进了开水,一碗面还没等你数清切了几刀就熟了。
电视剧《武林外传》里有一个虚拟的菜刀门。如果这个门派全是大同来的刀削面高手,老艺术家们认为少林和武当会当场报警。
正宗的刀削面不是清汤里面飘着两根面。不仅有牛肉、羊肉、猪肉、西红柿、鸡蛋等肉汤底,还可以选择卤肉丸、豆腐泡、烤肉等配菜。老艺术家特别推荐烤肉。炸五花肉外脆里嫩,但不油腻。泡在面汤里更爽口。
正宗刀削面色香味俱全。
如果不喜欢面条,也可以选择大同的蒸饺。钢筋解馋大师号称全国最好吃的蒸饺,肯定在大同学过。不要看任何关于781岁的花蒸饺的公开评论。五颜六色的面团简直在你脸上写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