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卖丑苹果公司名称

发表日期:2022-11-21 16:50:16

来源:时代周报

iPhone12系列手机在全球销量持续增长,但苹果在欧洲却麻烦不断。

据外媒报道,消费者保护组织euro consumers 12月2日发表声明称,由五个欧洲消费者组织组成的联盟已经在比利时和西班牙发起集体诉讼,并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在意大利和葡萄牙提起诉讼。该组织指责苹果在提供系统更新时,通过降低iPhone 6、6 Plus、6S和6S Plus用户设备的运行速度来掩盖电池问题。为此,该组织向苹果公司索赔约10亿https://www.zhucesz.com/欧元。

除了消费者诉讼,苹果还被意大利政府直接处罚。

据路透社报道,意大利竞争管理局11月30日发表声明称,苹果公司在iPhone 8至iPhone 11推出期间关于手机防水能力的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因此,意大利反竞争委员会决定处罚苹果分销国际公司和苹果意大利SRL公司,要求苹果支付高达1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905万元)的罚款。

尽管苹果近期要面临一系列法律诉讼,但其股价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12月2日,它以https://www.zhucesz.com/元收盘,市值为https://www.zhucesz.com/万亿美元。

偷偷减速造成天价赔偿。

“降速门”源于几款手机的电池问题。2016年初,大量iPhone 6、6 Plus、6S、6S Plus用户在苹果用户论坛和社交网络反映,手机电池电量异常,很快断电,甚至在剩余电量50%时屏幕突然关闭。

2017年1月24日,苹果官方推送了iOS https://www.zhucesz.com/系统,通过限制处理器速度来防止旧款手机突然关机,但并没有告诉用户真相。苹果此举被曝光后,引起了大量“果粉”的不满,美国、欧洲、韩国都出现了针对苹果的消费者集体诉讼。

面对全球发酵的“降速门”产品丑闻,苹果公司通过其官网声明公开道歉,称不会有意缩短任何产品的寿命,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将降价更换iPhone6以上型号超出保修期的电池。

今年3月,法国竞争管理局因“减速门”事件对苹果公司处以2500万欧元(约合https://www.zhucesz.com/亿人民币)罚款,并因其反竞争行为处以11亿欧元(约合87亿人民币)罚款。

不过,美国“降速门”引发的集体诉讼今年有了决定性进展。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11月18日,苹果公司同意向https://www.zhucesz.com/支付10亿美元(约合https://www.zhucesz.com/亿元人民币),就“降速”指控与美国30多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达成和解。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律师正在寻求美国法院对集体诉讼和解的批准,和解金额可能高达5亿美元(约合40亿人民币)。

如果和解成功达成,美国用户将获得每台设备约25美元的赔偿。Euroconsumers的政策和执法负责人埃尔斯布鲁格曼(Els Bruggeman)说:“苹果推这一更新是为了掩盖电池问题,知道这会让手机变慢。”他还说,欧洲消费者“只是想要和美国消费者一样的尊重”。

欧洲消费者(Euroconsumers)指控苹果公司存在不公平和误导性的商业行为,要求每位手机用户赔偿29欧元至89欧元不等,平均每部手机60欧元。据报道,从2014年到2020年,苹果在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销售了超过300万部手机。

8月初,苹果通过律师事务所向Euroconsumers表示,从未通过降低用户体验来驱使消费者升级新机型,此类指控“在事实和法律上都是虚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手机的电池问题直到现在仍然困扰着很多“果粉”。据外媒9to5Mac报道,许多用户反映iPhone 12的电池电量消耗极快,即使用户采取清除后台、关闭5G网络或WiFi等行动,也不会好转。

有用户表示已向苹果客服反映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苹果官方并未对iPhone 12/iPhone 12 Pro耗电异常做出回应。

iPhone12用户上传的电量分析

防水云

除了需要应对“降速门”带来的诉讼,意大利竞争管理局对苹果的处罚可能会迫使苹果改变宣传手机“防水性能”的方式。

自2017年发布iPhone8和8Plus以来,苹果一直声称iPhone可以在最深4米的水深中使用30分钟。意大利竞争管理局指出,苹果需要受控实验室和静态纯水的特定条件才能达到其标榜的防水性能,而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很难达到这一点。

此外,苹果一方面宣传iPhone的防水性能,另一方面又在保修条款中写明“不涵盖液体造成的损坏”。因此,意大利竞争管理局认为,苹果公司的免责声明是在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在手机进水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维修帮助。

事实上,对苹果“防水”手机的抱怨不止在意大利。

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不少用户反映iPhone进水后出现黑屏、花屏、重启、FACE ID失效、摄像头损坏等问题。甚至有用户反映,自己的手机裤裆刚淋了雨就坏了,与苹果官方宣传的防水效果相差甚远。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一位姓闫的消费者购买的仍在保修期内的iPhone Max因进水2分钟而损坏。苹果售后店检测后给的维修费用是4600元。闫老师认为苹果在官网的广告说“在水下停留时间长达30分钟”与实际不符,他怀疑苹果的虚假宣传误导了消费者。

当时苹果回应称,iPhone指的是“防水”而非“防水”,手机只能被水泼。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在查阅苹果官网时发现,苹果确实使用了“防水”一词而非“防水”进行宣传。

苹果iPhone12防水官网宣传

防水在中国苹果官网被宣传为iPhone12的主要卖点。按照苹果官方的说法,iPhone 12和iPhone 12 mini是防泼溅、防水、防尘的。在受控的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后,它们的效果达到IEC 60529标准下的IP68级别(在6米深的水下最长停留时间可达30分钟)。在介绍完具体性能后,苹果还不忘附上一句“因浸入液体而导致的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

一位资深“果粉”告诉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意大利当局处罚苹果,说明苹果此前对iPhone防水性能的宣传方式“有缺陷”。苹果未来是否会修改iPhone防水性能的描述,值得关注。

编辑:草莓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