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记者王荣海
实习生曾齐悦
网上注册新公司名称难,“一网通办”频频碰壁。5月14日晚8: 30,由武汉智勇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监督节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播出第46期,聚焦企业创业中的难点和痛点。
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名称有点困难。
短片暗访
近日,王女士在网上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因为公司名称被屏蔽的问题,她拨打了政务服务中心的电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即使网上独立核名通过了,在后期窗口审核过程中也有可能被拒。
另一位市民徐老师也在系统平台上核准了企业名称,同样被黄陂区行政服务中心驳回。因此,必须修改合同的相关内容。很难命名,但也很难考证,于是有人下定了决心。根据王女士提供的QQ号,检查人员进入了一个名为江汉区企业商务咨询的QQ群,群里有近千人。很多人直接把自己公司的名字发到群里让工作人员审批。工作人员回复是否可以使用注册的公司名称真的很方便。但由于群内信息公开,公司名称也有被他人抢注的风险。
于是,4月29日,督察组来到黄陂区行政服务中心。一到自助电脑查询区,一位女士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得知审查员要注册一家新公司,该女子带领审查员来到一个贴有“打字、复印、打印规定”的柜台,表示可以对公司名称进行初步核实。看到检查人员当场填写的三个名字都没有通过,一旁的女子就喊柜台里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张杰”。“张姐”说,他们只需要1000多元就可以收费,办理过程中不需要持证人来现场,只需要通过微信提供相关材料即可。
问政现场
黄陂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陆树铭表示,这样的问题说明大厅管理存在很大漏洞。原本是为了方便群众的政务服务大厅业务服务窗口,现在变成了“兔子代办”的方式。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有问题。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刘涛表示,自主申报就是自主申报、自主查询、自主比较、自主选择。可以网上申请,但是申请的名字不一定能通过。以前企业注册是先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名称,名称通过后再申请企业注册。现在,是通过网上自助查询。如果申请得到一个名字,它将被提交到窗口和企业注册审批。网上是自助查询系统。申请通过后,线下工作人员会进行审核。
“一网通办”频频碰壁。
短片暗访
今年3月,张先生在东湖高新区行政中心注册开办了一家新企业,并通过湖北省政务服务办公室网上申请免费刻章。为了就近,他选择了小区旁边的一家刻章公司。申请提交后,工作人员通知了他。印章刻制分发后,必须在两小时内送达。从张先生居住的姜妍路到东湖高新区行政中心,两个小时内很难实现。于是,张老师找到了东湖高新区行政中心。东湖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表示,之前有两个渠道供大家选择,但因为其他区也在设立自己的渠道,导致刻章信息重合,所以官方渠道关闭,一直没有再开通。
在东湖高新区行政中心,督察了解到,要申请免费刻字,需要下载“光谷政务”app,在“云链刻字”再次提交材料申请。
在汉阳区行政服务中心,经过申请
4月21日,市民费女士到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公司注册时,没有人告诉她有免费刻章服务。4月27日,督察组来到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行政服务中心,从行政审批局企业事务45号窗口了解到,该区已为新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但在下印鉴单时需要扫描二维码,提交新办企业的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电话号码、法人生活半身照。印章是不能邮寄的,但是你需要在提交申请两个小时后到大厅来取。在黄陂区,新办企业申请免费公章需要添加指定的QQ号,并提交相关材料。
问政现场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胡艺表示,刻章问题在互联网上并没有得到解决。目前相关系统正在进行改造升级,预计月底完成改造。为了解决免费刻章的问题,市局推行了一个App作为辅助,明确要求工作人员代为填写当事人的申请资料,帮助企业传递信息,两小时内将公章送到服务大厅或邮寄给当事人,实行武汉市免费刻章政策。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刘涛介绍,2019年,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开始进行“一网通办”改革,要求线上一网通办、线上一窗口联合办、线下特区服务,但线下特区在部分行政审批局没有落实。从问政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市场监管部门对各区行政审批部门办事指导不力,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监管不及时,导致效率低下。下一步要逐一反思整改,针对一些共性问题研究体制机制,争取整改到位。同时,要根据市场主体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体制改革,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应用市场“极讯”客户端。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有报酬。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