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Luckin coffee之后,中国市场第二个咖啡品牌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9月29日晚,加拿大国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的中国业务Tim Hortons China(以下简称Tims)打包单独上市,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THCH”。
2019年2月,以“咖啡界的麦当劳”为目标的Tims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上海开设了中国首家门店。在过去的三年里,Tims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和激烈的行业竞争。门店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到500家,但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净亏损6亿。
三年亏损6亿,却成功上市,Tims凭什么?
1.后期“北美传奇咖啡”
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Tims是绝对的“陌生面孔”,但在加拿大,有着58年历史的Tims却家喻户晓,市场份额是星巴克的9倍以上。
任何品牌要想实现国际化,中国市场几乎是必争之地。蒂姆的目标是成为“咖啡行业的麦当劳”,并需要进行国际扩张。但是,中国市场并没有成为海外扩张的首选,这也给了星巴克一个机会。
截至2022年上半年,星巴克在全球拥有34630家门店,在中国拥有5654家门店。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甚至在今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最终将超过我们在美国的业务。"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就让蒂姆斯眼红,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想象空间。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2817亿元,消费者人数超过3亿。预计https://www.zhucesz.com/的增长率仍将保持,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万亿。
与其在池塘里钓鱼,不如退而建网。2018年5月,跨国餐饮巨头RBI International与其加盟商笛卡尔资本集团共同成立Tims中国,正式将中国带入其第7个主要国际市场。
2.瑞幸落,Tims跑。
作为后来者,Tims进入市场时,中国咖啡市场已经“人满为患”。
竞争有多激烈?以北京国贸商城为例。星巴克5家,瑞幸2家,Tims 2家;方圆500米内。如果半径扩展到1公里,会发现8个星巴克,8个瑞幸,6个Tims。
虽然进入市场较晚,但Tims并非没有优势。在中国的海归中,Tims拥有相当多的粉丝,他们成为Tims点燃中国市场的火种,迅速点燃了一波海归的回忆。海归是一二线城市社交网络的活跃成员,他们对Tims的分享和传播一开始就成为了重要的种草力量,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尝鲜好奇和打卡。于是,印有红色枫叶的“小红杯”迅速风靡一二线城市。
Tims主要以新鲜咖啡为主,同时提供花式咖啡、冷咖啡系列、天乐雪系列、非咖啡饮品,以及百吉饼、面包卷、甜甜圈等温热食品。一杯鲜咖啡的价格是16元起,带饭的套餐在30元左右,价格在星巴克和瑞幸之间。
星巴克之前壁垒高筑,之后瑞幸等人穷追不舍。为了取得突破,Tims采取了高速扩张门店的策略。在资本的帮助下,它用亏损换来了市场,用时间换来了空间。
第一家店开张仅20天,第二家店开张,50天后第三家店紧随其后。进入中国的第一年,Tims的开店速度震惊业界。
就在业内猜测Tims亏损扩大是否继续的时候,赛车公司瑞幸出现了重大危机:2020年6月,瑞幸因财务造假停牌。
瑞幸的意外“宕机”增加了资本对Tims的兴趣和信心,腾讯动作最快。几乎在瑞幸停牌的同时,Tims中国获得了腾讯数亿元的战略融资。2021年2月,腾讯再投。之后,Tims获得了笛卡尔资本、brand RBI、腾讯、红杉中国、中鼎资本等众多蓝筹股东的长期支持。
在商业战场上,“不犯错”是与赛道竞争的一个基本但重要的能力。一旦失误,不仅会失去积累的优势,还会给对手一骑绝尘的机会。
Tims利用资本市场对瑞幸的质疑期,加大资本扩张,迅速启动IPO战略。
3.借壳上市
2021年8月底,Tims中国公布了——的新财务进度。它将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合并,并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上市前,估值约为https://www.zhucesz.com/亿美元。
简单来说,就是间接的“借壳上市”。
Tims中国只需要找一家上市的空白支票公司,以反向收购的形式注入公司资产。这样上市过程快,减少了路演等费时费力的环节。即便如此,Tims中国的上市之路依然一波三折。在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Tims中国主动降低了股权对价,即对应的市场估值也下降了近3亿美元,并将入场估值下调至14亿美元。
2022年9月29日,Tims中国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Tims上市后,股价一路走低。仅在半个月内,市值就从https://www.zhucesz.com/跌至https://www.zhucesz.com/的十亿美元,几近腰斩。
降低估值、借壳上市等策略被外界认为是Tims为急于上市而贬低自己。同时,上市后,Tims的各种数据被业界用放大镜观察。
根据Tims中国的招股书,截至2021年12月31日,Tims中国拥有30家旗舰店、275家经典店和85家“Tims Go”自助店,门店总数达390家,其中约95%为直营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约占60%,仅上海就占35%。
旗舰店、经典店、Tims Go自提店是Tims门店的三种模式。旗舰店和经典店遵循大店模式,类似星巴克标准店;类似瑞幸提货店的Timgo,从自己店里买走。
可见Tims虽然进入市场较晚,但野心勃勃。三家店的模式几乎都是来星巴克和瑞幸的,旨在吃两个消费场景,即用餐和外卖。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Tims经典店在https://www.zhucesz.com/和https://www.zhucesz.com/的地板效率分别为1万元和1万元,后者似乎有更好的回报。这是因为自提门店对门店面积和位置的要求不高,开在写字楼或街角时,门店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较低。好在之前睿能迅速崛起,也正是凭借这种模式优势。
然而,Tims仍处于品牌爬坡期。从商业模式来看,Tims现阶段仍以标准店为主,更注重咖啡品质和产品体验。与Tims Go自提门店相比,标准门店的投入和运营成本更重,这一点在财报中有所体现,即随着门店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其净亏损不断扩大。
根据Tims中国的招股说明书,从2019年到2021年,Tims中国的收入在https://www.zhucesz.com/,为1万元人民币,在https://www.zhucesz.com/为1亿元人民币,在https://www.zhucesz.com/为1亿元人民币,然而,Tims中国相应的净亏损在https://www.zhucesz.com/,为1万元人民币,在https://www.zhucesz.com/为1亿元人民币,在https://www.zhucesz.com/为1亿元人民币
从自营店的成本构成来看,Tims中国的主要经营成本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2021年,这三项成本投入分别为https://www.zhucesz.com/, 1亿元、https://www.zhucesz.com/亿元和https://www.zhucesz.com/, 1亿元,分别占https://www.zhucesz.com/, 31%和23%。
从Tims的战略分析,之所以选择走资产聚焦的标准店扩张之路,除了快速占领线下消费市场形成规模效应,Tims更注重通过线下门店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4.从“规模”到“效率”
蒂姆斯咖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陆曾说,“餐饮连锁都需要规模,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完善的供应链,才能淡化
可以看出,Tims在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借助资本扩张张之路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平衡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鲁表示,一方面希望通过规模优势来分摊各种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能力提高效率,精细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