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相信很多财务人员也是如此。公司各部门的人拿着一堆合规和不合规的发票来找你报销,约定好的。所以财务人员因为过年发票的问题掉了不少头发。
不同年份取得的发票可以在下一年处理吗?如何处理才不会留下隐患?如何进行税前扣除和账务处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过年发票~
想知道年货发票能不能报销,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年货发票。
首先,新年发票有两种形式:
第一个是新年取票:发票是2019年开的,但是对方开的发票是2020年才收到的。(例如,商务旅行者在1月份报销前一年12月的商务旅行费用)
第二种是新年开票:经济业务和支付都是2019年,但发票是2020年才开的。(比如在电视台打广告,需要提前付费。12月份广告费也打了广告播了,但是12月31号之前你没有收到广告费发票,元旦之后才收到发票。)
虽然可以报销,但是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因为会计人员在讲“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的时候,怕税务机关说“发票是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另一方面,如果会计说“发票是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又怕税务说“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
所以很多会计会觉得左右为难。他们害怕过年的发票,怕给企业和自己带来麻烦。
与其担心年货发票带来的隐患,不如从根源上杜绝年货发票的产生,这样:
(1)对内,员工应及时报销,不得拖延;
定期检查有未付款发票的外部企业,做好催收工作;
会计处理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发生的费用应入账,并在最终汇算清缴后进行纳税调整,以确保账面无差错。
新年发票的处理原则
新年发票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个是账务处理,一个是涉税处理。
1.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会计处理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重实质轻形式。
比如2021年取得的发票,原则上不允许在2020年收取费用。但是,有一个灵活的处理方法。如果费用金额较小,可以直接计入2021年的费用。金额较大的,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
2.与税收有关的待遇
第一种情况:
年终结账时,按照无附件的发票金额确认成本费用。
取得发票后,补充相应的发票作为原始记账凭证的附件,在收到发票的当期确认进项税额(可抵扣的专用发票)。若在次年汇算清缴前取得相应发票,可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抵扣。
次年汇算清缴前未取得相应发票的,在当年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在收到发票的当年(当然不超过5年)补缴。
第二种情况:
年末结账时,根据预计金额确认相应的成本和费用。收到发票后,根据实际金额调整原预计金额。
取得的发票与预计金额存在差异的,应当在财务报告出具前取得发票时调整当年的会计和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后取得发票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更正差错,但取得发票时应计入当期进项税额。
税前扣除与第一种情况相同。
如何解决年货发票的风险?
1.年末结账时
https://www.zhucesz.com/年底结账时,应根据预算金额进行记账。2021年收到该发票时,应确定发票金额是否与2020年预算中记录的金额相同。如果没有,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或公司财务报表。
3.公司采购的产品,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需要按照双方合同的规定进行产品折旧,2021年取得发票后再进行调整。
4.可以入账,但会计会对公司2020年已经发生但尚未入账的费用进行统计,计入预提费用。2021年报销流程完成后,可核销预提费用。预提费用越准确,对上年利润的影响越小。
总结:
与其说如何处理年货发票,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源头上管理,避免或减少年货发票的产生。财务部门对内讲究按程序办事,对外也要立规矩!要做:
1、要求员工及时报销,不得拖延;
2.要求公司合作伙伴及时开具发票,定期检查发票不到位的企业并做好催收工作;
3.会计处理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发生的费用应入账,并在最终汇算清缴后进行税务调整,以确保账簿无差错。
对于员工来说,如果发票的报销能在年前,尽量不要留到年后,对自己和公司都是麻烦。原文:https://www.zhuce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