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雅清纯。
(1)韩,应劭,《风俗通声音笛》:“旋舞,涤也。故清净恶,纳于雅正。”
(2)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庸耳虽必知雅义之可贵,温存亦可贵。”
(3)清,黄宗羲《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按序,其知识面广,文字典雅,博大精深。”
(4)洪《震泽长语音律》:“故我极悲乐,非雅非义。”
2.创始人。
(1)南朝,宋,《世说新语方正》:“巴人品儒雅,为人正直,常见病在临摹期!
(2) 《南史张种传》:“种的少就是清静,住的体面,没有别人的邀约。”
3.公式:常用于书画题名中,表示对方高雅。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