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很多有趣的巧合。
今天中午,仙姐漫无目的地拖着外卖软件,一边思考着人生的一个终极问题“今天吃什么”。最后,她随机选了一个华莱士,以“选兵选将”的形式解决了她的午餐。
没想到午餐体验出奇的好。华莱士也有一些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经典菜肴。它们很快被运送和分发。一看就是专业的快餐店,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其实我也没想到会这样,真的是惊喜)。辣鸡腿甚至吃起来鲜嫩多汁。
有意思的是,仙姐在吃汉堡的时候,无意中刷到了一个关于华莱士的短视频,说华莱士是“中国西式快餐的隐形巨人”、“门店数量冠军”、“业绩规模25亿”。
仙姐之前就知道华莱士肯定会赚钱,但没想到华莱士会赚这么多钱。一个主食、零食饮料的外卖都达不到20元,年营收却能达到25亿,真的是薄利多销的典范。
况且华莱士在定位、价格、店面位置上都处于西式快餐的“第三世界”。它是如何从一家风险投资8万元的校园小吃店,大踏步成长为西式快餐巨头的?
看似便宜穷,实则有钱油。
大多数人对华莱士的印象有两个:便宜,无处不在。
廉价华莱士是最强的标签。如果你在社交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带着华莱士的羊毛和快乐吃饭的。
即使没有特价,华莱士的定价和全降价策略也是相当实惠的。如果你在肯德基买不到汉堡,你可以在华莱士全部买到,包括包装和配送。
如果有活动,你会更快乐。22元可以买到两只整鸡和一杯果汁,5元可以买到两个汉堡,甚至0元可以买到一份霸王餐。
在这个用蛋糕填鸡蛋基本都是5块钱的时代,华莱士需要这个价位的自行车!
所以华莱士在很多吃直播的博主视频里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高热量的食物本身似乎就有食欲,适合拍摄。再加上,就算你点了店里所有的产品,也花不了几块钱。成本低但效果显著。
很便宜,但是看看这桌子都坐满了。看起来太神奇了!
其次,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被华莱士“包围”了。
仙姐在公司附近搜索华莱士,发现4公里内可以送货的店有6家,评分都在0分以上。除了一家新店,其他四家店的月销售额分别是436、715、876、907、2915,生意有点吓人。
姐姐鲜所在的城市被称为“新线”,肯德基麦当劳店很多。华莱士开了很多店可以理解,但事实是华莱士的渗透力远比两大巨头要深。甚至在两大巨头甚至德克士还没来得及踏入的“十八线”小县城,华莱士的身影就出现在大街上,抢着这块尚未被大佬们打理的蛋糕。
都是你说没有面。我只想让华莱士赚钱。
到去年年底,肯德基在中国大陆有6534家店,麦当劳有3383家店,华莱士有12000多家店,比两大领导品牌的店总和还多,简直被碾压。
根据美团去年发布的报告,华莱士在全平台的总订单量排名第一,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实际行动证明,便宜,照样能赚大钱。薄利多销从来不是空话和假话,下沉市场也不再被低估。
根据华莱士的业绩报告,去年华莱士的营业收入为25亿元,已经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
在华莱士自己的分析中,其在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为广州、武汉、潮州)100平米的加盟店已经能够实现净利润百万左右,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年薪百万不是梦。
堡垒围攻,食物安全。
一般来说,华莱士的“华”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人——没错,就算他的名字是外国的,也要保留他的“血统”,二是创始人的姓氏。
华宇和华怀庆出生在温州,但华莱士出生在福建。2001年,两兄弟用8万元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前开了一家专营洋快餐的餐馆。这是华莱士的第一家店。
当初华莱士走的是“山寨”之路。他们直接抄了一份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菜单。产品差不多,定价差不多,店面装修也差不多。都是两三百平米的大店。甚至看到别人店里有儿童游乐场吸引孩子,华莱士也在自己店里放了一个。
媒体食品品牌Watch在文章中称,华莱士的几个合作伙伴甚至在拿肯德基开玩笑。“如果以后华莱士能像肯德基一样在中国开20家店,那一天会多美好!到时候一人买一辆捷达!”
图片华莱士官网
当时看到洋快餐商机的本土店,大多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在模仿,想复制老板们的高水平和成功。华莱士太厉害了,既有给自己起洋名的意识,又有降低定价的勇气。
走山寨路线的洋快餐大多在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的夹击下选择关店,而华莱士则选择了另一条路,重新定位低价,推出“特价123”套餐:可乐1元、鸡肉2元、汉堡3元。
虽然这种特殊的套餐真的赚不到什么钱,是亏本的,但是却印证了这条路的可行性:炸鸡汉堡在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的快餐店可以继续开下去;抢在巨头之前抢占五环外市场是可行的,但是要认可和接受观众的消费能力,2001年的时候,很多人真的买不起一个10块的汉堡;在欧美国家,汉堡是廉价食品,在中国可以继续走这条路。
综上所述,华莱士确定了平价策略的可行性。而要想以便宜的价格盈利,就需要通过规模优势降低边际成本。买个烤箱只烤50个汉堡确实太贵了,但如果它一天能烤5000个汉堡就无所谓了。
结局大家都知道。华莱士确实走出了当地廉价汉堡的高速公路。即使过了近20年,大家都在说“沉沦”,今天依然很流行。虽然一直有复刻菜品的嫌疑,但是开店速度还是让人应接不暇。
这也取决于华莱士特殊的加盟政策。华莱士在经历了传统外部加盟的弯路,认识到这种模式的通病后,华莱士想出了合作合资模式。
这种模式还是脱胎于加盟和直营,但关键词是内部和合作。大概操作就是华莱士通过店铺众筹的方式,把股份分给想要开店的员工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门店和公司共担风险,共担利润,在利益的捆绑下,比一般的加盟更安全。
华莱士的企业文化,如“分享”、“利他”、“草根翻身”、“股东实现自我价值”等。
特殊的扩张方式是支撑华莱士在全国开一万多家店的基础。如上所述,一旦规模上去了,华莱士的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不仅成本可控,扩张迅速,也便于公司寻找可靠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到现在,华莱士已经成了一个“怪物”。
然而,虽然是本土品牌,但洋快餐品牌所经历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逃过华莱士,甚至“照你身上”。
以“华莱士”为关键词搜索,跳出的结果一半以上是“曝光后做菜”、“脏乱差”等报道。
搜狗微信搜索“华莱士”的结果
一位卧底华莱士厨房的记者看到,掉在地上的炸鸡被捡走倒卖,过期甚至过期的食材正常出售,隔夜产品翻新出售,煎炸油多日不换,厨房卫生堪忧,泛滥成灾。
可怕的是,根据这些报道,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和少数门店,而是普遍存在。
便宜的价格不会让人觉得这个牌子低,但是不负责任的管理和脏乱的厨房会。消费者不愿意用食品安全来换取平价。食品安全可以决定一个餐饮企业的生死。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落下,就彻底凉了。
谁在吃华莱士?
这个字幕有点自大。让我先道歉。
其实谁都可以吃华莱士。华莱士的受众不仅仅是五环外的下沉市场,更是孩子做出的选择中的答案,甚至远超我们的想象。
肯德基、麦当劳甚至德克士都是很多90后记忆中的奢侈品。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很优越的孩子,也大多被父母控制着吃油炸食品。
如果你想偷炸鸡汉堡,便宜又无处不在的华莱士是最好的选择。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华莱士总是和友情、早恋等元素联系在一起。和朋友要一份套餐,周末在店里的桌子上一起做作业,是很多人珍惜的快乐时光。
而且就算华莱士的营销已经跟不上了,也不能阻止网友们自发的把它玩成梗——当然也不一定是好梗。
有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是华莱士有通便的功效。有的人真的吃了会拉肚子,有的人拿这个开玩笑。
天黑了,感情就出来了。当有人问起时,也可以骄傲而有力地交叉臀部。
诚然,如果西式快餐有鄙视链的话,华莱士大概会和阿杜老师一起被压在车底,甚至大街上装修精美价格不菲的韩式炸鸡店都可以压在他头上。但是,在学校门口站了很多年的华莱士,也确实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国民品牌”。
从通宵泡网吧,课后辅导到现在晚上下班,周末加班的时候,华莱士依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刷存在感。
品类也一直在坚持“创新”。肯德基搞饥饿营销的五嫩牛在这里不需要抢,虽然只是一个类似牛肉饼的东西;华莱士还有肯德基在特定城市上架的一串桶,虽然味道不一样;麦当劳里有各种各样的馅饼,这里更便宜,口味更丰富。
华莱士似乎是一家有些矛盾的餐厅。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山寨风格和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有不可抗拒的价格和逐渐形成的知名连锁品牌的风格。华莱士很聪明,不想卖高端产品。但是他还没有摆脱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不知道是不是一点都不在乎。
炸鸡能给吃货们带来无与伦比的高热量快乐。作为消费者,我们真心希望华莱士能把这种快乐保持更久。
让我们从更换所有过度使用的煎炸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