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社工朱叶翠帮助居民们缓解情绪,给老人送饭。
――只要每个人都需要什么,我马上就到
益友
2月29日下午,面对台式电脑,透过手机屏幕,朱叶翠正在和10岁的多多视频连线,准备网络教室的学前班。
朱业翠,39岁,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企业名称王湾社区社工,街道“能家街”互助站志愿者之一。这个互助站成立于2017年。起初是服务社区的孩子们,加入志愿者之家的大学生,周末给孩子们上公益课。
疫情发生后,朱业翠以为大家都在防疫第一线。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怎么办?要不要为一线防疫人员家属服务?在“能大姐”互助站和其他志愿者商量后,大家一拍即合,开始了。
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带头当“学习导师”;熟悉社区情况,担任“生活导师”的志愿者;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朱业翠身兼数职,以“心理导师”为主,为疫情期间紧张的居民解忧.多对一守护不同“导师”,为不同年龄段的一线员工子女定制“关爱套餐”。
朱晔翠介绍,在企名王湾社区,许多母亲坚守在防疫第一线。为了解决孩子妈妈的后顾之忧,她通过视频连线在线教孩子。
“能大姐”互助站除了帮助孩子巩固功课,还为一线防疫人员家庭解决买菜问题,为“留守”老人充当生活助手。
“陶奶奶,你的食物不多了。我今天想吃饭。”“朱晓,我得再麻烦你一次。我要玉米粉、生姜和胡萝卜……”"我会记下的,它会准时送到的."
3月2日下午,朱业翠拨通了企网湾小区居民陶林的电话。今年83岁的陶奶奶,儿女不在家的时候,朱叶翠就成了她家的“生活导师”,给老人送饭。3月3日早上8点,超市一开门,朱叶翠就进去选菜了。作为超市的第一个顾客,她坦言:“老人吃的不多,菜多留几天,一定要买最新鲜的。”
朱晔翠的书桌上堆满了大小不一的便利贴。随便拿一个,里面就写满了门牌号和菜名。朱叶翠的口袋里装满了零钱,有一些5元、10元的,还有不少https://www.zhucesz.com/分的。"这包零钱是老人给的."朱叶翠笑着说,今天,她已经为社区60多户居民购买了8000多元的生活用品。
还记得记者第一次见到朱叶翠的时候,她正在接听小区老人的点菜电话。她几乎把记者当成了需要采购的住户,拿着纸笔记菜名。但即便如此,朱晔翠一刻也抽不出时间,琢磨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疫情期间,有人紧张焦虑,她又成了“知心姐姐”。“有些老人坐不住,总想出去,我就打电话安抚他们。如果不行,我就站在楼下,老人们会袖手旁观窗户,我就远远地和他们聊天。”
从1月27日到现在,朱业翠一直忙碌在志愿服务岗位上,从未有过一天的休息。“一线防疫人员在前方守护着他们的生命,我们要守护他们。”朱晔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我马上就到!”回到企业https://www.zhucesz.com/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