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劳务平台户县模式2014-04-25 09:0:34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点击:95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近年来,随着我省对外劳务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不法商人利用部分劳务人员急于出国打工挣钱、自我保护意识差的弱点,伪造劳务信息骗取境外劳务人员,扰乱了正常的对外劳务合作秩序。目前,一些黑中介或经营不规范的企业仍活跃在我省各地,境外劳务人员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外派劳务是一项政策性强、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的业务,没有正当的渠道和正规的手续,很难保证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很多人借够了费用出国,最后却空手而归,无法回国。如何引导境外劳务人员通过正规渠道出国务工,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规范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健康发展?8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Xi市户县枫泾路的安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户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从一个不起眼的门口走到二楼,眼前突然出现了“外派劳务人员登记大厅”的字样。大厅干净明亮,工作人员正在咨询几位来访者,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流程贴在墙上,过道里有几家境外劳务公司的招聘信息。“目前,已有4家境外劳务公司在平台上开店,并与多家境内外劳务公司实现对接。”到户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主任范植伟告诉记者,平台主要负责户县及周边地区农民工信息发布、招聘、培训、外派等工作,依法监督外派企业和农民工签订合同、落实相关劳动保障;同时为境外劳务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认证等相关服务。作为政府建立的唯一一个为境外企业提供境外劳务人员的平台,2013年,该中心共派出507名境外劳务人员,其中一半前往日本境外工作,其余主要来自新加坡、阿尔及利亚等国。涉及缝纫、包装、农业种植、食品加工、建筑等工种。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人出国到户县打工,近年来境外劳务发展迅速。至今已向日本、新加坡、德国、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国家输出9000多名农民工,现在常年有4000多名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约1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13年,平台协助户县经贸局在全省率先制定颁布《户县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外派企业必须通过服务平台招聘境外劳务人员,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非法中介等不规范市场行为。户县平台独特的服务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得到了商务部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协会的认可和良好评价。Xi商务局国际经济合作处副处长方力军表示,以户县为试点,带动周边地区对外劳务输出达到一定规模,建立更多的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据悉,目前,渭南市滑县、安康市岚皋县也建立了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与省内外劳务企业建立了合作渠道。广大海外劳务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和运营公司出国工作,安全可靠。让更多的人通过服务平台在户县境外劳务服务中心“走出去”。记者见到了Xi安西泰农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小敏
在工作中,他发现日本的农业发展和农场管理技术远超家乡,而农场观光是家乡没有的新型产业,这激发了他将农场管理和观光产业的知识带回家乡促进家乡经济发展的愿望。谈及出国工作给他带来的变化,张小敏坦言,赚钱并不是日本留学生涯的唯一目的。见见世面,增长见识,个人素质和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像张小敏一样,许多返乡农民工把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实现创业梦想的“金钥匙”,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离服务中心不远就是户县境外劳务基地培训中心。走进新粉刷的综合教学楼,语音教室、微机室、缝纫教室、学生食堂井然有序。在日语培训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安静地自学。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国外的环境,楼梯上还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标有上下楼梯的箭头。Xi安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杜超峰介绍,自2011年平台建立以来,目前可开展外派人员日语、英语、德语等语言培训和出国前适应性培训。此外,该基地还可以开展计算机、电焊、烹饪、服装缝纫等10多种培训项目。可同时培训500多名学员。在谈到境外劳务公司普遍存在的招工难问题时,方力军表示,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导致境外劳务合作工资增长缓慢,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对群众的吸引力。很多人的观念陈旧落后,在农村没有温饱很难生活。况且中日关系紧张,对技能实习生也有一定影响。“我们仍然需要在对外劳务服务的宣传上努力工作,”他说。陕西人口众多,各市发展不平衡,对外劳务合作潜在优势明显。“未能将这种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说明我们宣传不够,服务平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除了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通过正规渠道出国工作,方力军还表示:“宣传也要延伸到高端技能型境外劳务服务方向,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境外工作,储备高端境外劳务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能力,我们将尽力了解海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有什么样的人。”(匿名)标签:境外劳务信息境外劳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