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藏大山深处的神秘坑洞,周围是200多米的悬崖峭壁和100多米的吊桥,让前进的每一步都颤抖。可谓如履薄冰,荡着这个巨型秋千,人们的尖叫声响彻山谷。”
― 《航拍中国》贵州第三章
尖端
当你穿过一片竹林,来到天坑深处,一场惊心动魄的奇妙旅程即将开始。
猴耳天坑基于天坑“岩溶漏斗”的地理地貌特征,将极限运动与景观相结合,开发出许多新颖刺激的极限运动项目。
敢于挑战的年轻人来到天坑,总想玩一玩。渐渐地,它就出名了,成为勇敢者挑战的圣地。
与旅游行业其他企业一样,“酷玩千山”品牌联盟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在疫情期间损失巨大,面临人员流失、团队退订等问题。
“疫情发生后,我们开始反思运营中的弊端,于是决定将产品设计和运营分开。把运营板块交给专业人士,核心团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上,实现全职人员精英化。”贵州出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酷玩千山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任鹏介绍,猴耳天坑“超级秋千”是世界上第一个天坑秋千,设计初期没有成文的行业标准可供参考。未来,“酷玩千山”品牌将在极限运动旅游的行业标准上投入更多的工作。
据了解,猴耳天坑极限酷玩乐园位于贵阳市开阳县。景区集天坑、悬崖、暗河、瀑布于一体,奇、险、秘、幽于一炉,洞穴、暗河错落有致,飞瀑流泉。天坑口直径300米,坑体280米,坑底最大直径也有280米。因形似猴耳,故名“猴耳”天坑。
特色体验旅游,定制化的游玩项目,未来一定会大有可为。
“极限运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猴子天坑刚开始组织年轻人玩,用绳子做了一个运动版的大秋千。玩的时候把设备架起来,然后做了现在的工业版。没想到大秋千一上市就在网上传播得这么快。”任鹏说。据统计,2019年5月1日至年底,猴耳天坑秋千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600万元。
今年五一期间,猴耳天坑极限酷玩乐园迎来了今年第一个旅游高峰。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猴耳天坑酷玩公园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旅游收入达74万元。
超级秋千
记者经历
说话间,我已经站在了“云中漫步”的起点。教练第二次检查器材后,挑战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我还没有体会到索道攀爬的“恐怖”。
洞穴探险
带着轻松的表情,我开始沿着悬崖行进。走了三五步后,我渐渐走近了天坑的内部。低头一看,我倒吸一口冷气。以前的“轻松脸”变成了“故作镇定”,脚下灌满了铅,每走一步都好像有几万斤重。
尖端
第一次攀岩很难走完,还需要走过一条长近170米,距离坑底150米的悬空木桥。这才是真正的“云中漫步”!我摇摇晃晃地往前走,恨不得直接“爬”上去。腿已经不听我的了,每走一步都忍不住发抖。我的手紧紧地拽着吊桥两边的铁链。
走过吊桥,然后爬上第二赛段,就是超级秋千的起点。
比起《云中漫步》惊心动魄的步步惊心,大秋千的恐怖要短很多。戴上装备,我开始感到不安,试图和教练聊天转移注意力。
设备上连着几根绳子,其中一根是先把我挂在控制台上,也就是准备出发的信号。秉承“头上挨一刀,还一刀”的精神
一瞬间,我全身血液天翻地覆,失重的感觉让我头晕目眩。刚开始的时候,秋千最大的时候,失重的感觉最强烈,最恐怖。还好,这个时间只持续了短短的2分钟。随着秋千渐渐变小,我吓得魂都回来了。这时,你可以欣赏到坑底的瀑布、飞鸟和茂盛的竹林,还有附近的薄雾,魅力无穷.
第《贵州体育报》条
贵州日报当代媒体记者丨吴图丨受访者提供编辑丨刘爽编辑丨杨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