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提问,税务局来通知我们收到假发票,开票公司是皮包公司。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事实上,目前普遍报道的假发票事件并不太多,大多是上游企业为逃避失联而开具的假发票,导致下游企业获得的凭证异常。当企业税务部门注意到这样的情况时,要及时沟通,做好准备。
1.企业需要做什么
一般来说,上游企业出了问题,可能会收到税务检查或审计的通知进行调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视而不见。要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了解情况,询问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开始准备。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要注重业务的真实性。这时,我们通常在增值税中使用的“四流一致”就发挥作用了。应准备发票流、合同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相关支持文件。
首先是双方的购销合同,其次是收货单据、称重单据等物流相关的证据,然后还要有付款的证据。这时候如果付款给私人住户,就会出现问题。如果是对公付款,那么不仅是银行转账凭证,收款人等相关信息也要与合同、发票所载信息一致。发票的形式也要符合要求,名称、数量、金额、开票方要与合同、物流单据、银行付款单据一致。找到相应的资料后,可以找相关人员了解一下这个业务,为检查做准备。
2.对假发票/假发票的回应
企业取得的发票要及时核对真伪,防止假发票。其实更难防范的是,上游企业开具真实发票,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跑路失联,使企业收到的进项无法抵扣或转出,给下游企业造成损失。当然,如果下游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比较高,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核定,符合条件再进行抵扣。因此,企业应重视“异常凭证”的日常防范。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照顾好自己
遵纪守法,坚决不参与虚开发票的行为,考虑正规途径节税。
(2)管理供应商。
这一点尤为重要。对于那些长期供应商来说,他们要经过各种审查。经常改名,地址不是正常商业地址的要注意。需要建立供应商筛选和评估体系进行筛选。
(3)控制过程。
在采购过程中,要注意过程控制。四合一,企名网一比价,物流中的验货,单据留存都要做好。这些都可能成为后来的证据。
因此,只要企业没有主观故意参与上游企业的非法开票活动,只需要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做好相应准备,配合检查即可。如果是故意参与,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平时企业要注意日常管理,避免收到非正常凭证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