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梁军锁
最美的是科技。
陕西白锐猕猴桃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是由陕西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发起,以猕猴桃品种选育、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产业化示范为目标的科技型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
三角洲联盟成立
目前已完成总投资5000万元,建成占地300亩的陕西猕猴桃科技创新园,包括猕猴桃工程技术中心、世界猕猴桃博览会、花粉厂、种苗厂、新品种试验田、标准化示范基地等。
主营业务:猕猴桃商品花粉、良种苗木、有机鲜果及农业技术服务。
团队人才济济。
陕西白锐猕猴桃研究所有限公司现有员工34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人。
核心研发;d团队是陕西省“三秦学者”景观创新团队(猕猴桃育种与生物技术方向)。主持了10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研发项目及其产业技术研发;d能力和学术水平国内领先。
三角洲公司角
首席科学家雷玉山,二级研究员,“三秦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Xi十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兼任联盟理事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董事长李:果树科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科研骨干,省科技特派员。
高端人才索:总经理,果树科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科研骨干,兼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端人才张静:土壤科学博士,副教授,科研部部长。
技术专家王:高级农艺师,国家优秀科技特派员,兼任陕西省安猕猴桃试验站站长。
创新平台不同寻常。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009年9月,陕西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新西兰Zspri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两国三方在猕猴桃品种评价、土壤营养、授粉技术、消除CPPU依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研究。研究内容和成果与国际接轨,为白锐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全产业链运营奠定了基础。
国际合作
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9月,根据科技部要求,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成立,10个产业大县、15所高校科研院所、35家产业龙头企业为成员。连续举办四届猕猴桃产业技术研讨会,并计划于2020年9月在Xi安举办全国猕猴桃高新技术发展论坛。
陕西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7年7月,陕西省科技厅批准5家单位在白锐研究所成立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了猕猴桃育种、栽培、质量安全、贮藏加工4个研究室,周至、武功、西乡4个中试示范基地和3个区域试验站,成为陕西省唯一的猕猴桃研发平台。
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
十年来,建成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和基因库,保存秦岭野生资源和新种质100多份。
猕猴桃雄花
育成瑞玉、普玉等5个新品种。瑞玉、普玉、碧玉、香玉通过果树新品种审定
通过选育专用雄性猕猴桃品种、花粉加工设备研发、生产工艺研发、质量检测控制等技术创新,建立了商品猕猴桃花粉全链条产业体系,获得4项专利,开发了6条生产线,建成了花粉工厂。2020年,花粉产销预计突破1000公斤,授粉面积10万亩。“猕猴桃雄株培育及花粉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成果获201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花粉工厂
种苗繁育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通过种间杂交成功培育出YZ310和YZ311抗性砧木。研究砧穗结合,制定砧木苗组培脱毒快繁技术方案,建设种苗工厂和大型种苗生产基地,形成年产优良种苗50万株的生产能力。良种苗木标准化建园技术的应用,可使猕猴桃提前一年结果,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有机鲜果生产和销售
创新园实施标准园建设、高倩牵引伞架、全授粉、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生产方式,200亩鲜猕猴桃获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白锐”系列鲜果商标,以品种和质量为核心,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设“天猫”白锐旗舰店,打造“白锐猕猴桃”鲜果品牌。
双连锁科技服务
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新型农产品为宗旨,开发了授粉枪、果袋、环刀等器械,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了秦岭霉素、土壤微生物调理剂、有机果实强化剂等新型肥料。
建立白锐科技服务中心,坚持“秀农、助农、助农、产销共进”的科技服务理念,提供新农资技术培训指导和销售,提高内在质量和商品率,实现农技和农资双链双向发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实习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