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历史:
赏梅的兴起始于汉代。据《西京杂记》年记载,汉初修建上林苑时,有来自遥远国度的名树、奇树,其中有朱梅、胭脂梅等。
梅花的起源:
《梅花》中的梅可分为木和梅,其中各指一种生物体自发生长并覆盖全身的黑色物体。
木梅和木梅合起来表示雨季果实成熟,原指初夏江淮雨季果实重合的树木。
扩展信息:
梅花在严寒中先开,后引花开香。所以梅花和菊花一样,被诗人所推崇和赞美。
梅花原产我国西南、东南、华中、台湾省等地。它性温,在年平均气温15-23的环境中生长最好,但也能耐低温,休眠时能耐零下10-20的低温。
但类型和品种间抗寒性差异较大。比如杏李的抗寒性大于真李,单个杏李最强,像单个杏李可以承受-25-30的低温。
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沙土,Ph值6-8,在地势稍高或坡度较大的地方都能生长良好,最怕涝。如遇大量水分,往往容易根腐死亡。
梅花有一定的抗旱性,但喜欢温暖湿润的空气,冬天干燥时经常掉芽。北方气候干燥、风力大造成的生理干旱是越冬困难、枝条枯萎的主要原因,因此禁止在风口种植。
梅花是阳性树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树势旺盛,健壮,开花密集,否则树势衰弱,花芽不易分化,病虫害增多。
梅花开花后萌出新枝,4-5月生长最快,5-6月停止生长,停止生长后15-20天花芽分化,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参考百度百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