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筑行业,跨区域提供施工服务的预付款需要提前支付,外部整改后的涉税事项报告要在电子税务局填写,通过辅助核算、分项征收等方式增加项目的成本和收入。今天我来介绍一下建筑企业的科目设置、会计处理和涉税问题。
一、建筑企业主体设置
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和收入主要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中归集,并增设辅助核算,按项目核算成本和收入。下表列出了一些常用的主题。
二、建筑企业的会计处理
例:A公司是一家建筑施工企业,位于市区。B公司将其承包的光伏电站工程分包给A公司,分包金额100万元(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开具建筑劳务专用票,税率为9)。一家公司提供跨城市的建筑服务。该项目位于市区,工期31天,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
1.本月工程款100万,全额开票,在项目所在地预付。
跨县(市、区)提供建筑劳务的纳税人,在收到预付款时,应扣除分包款后的余额。对于一般税法项目,预征收率为2,对于简易税法项目,预征收率为3。在电子税务局填写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审核通过后,选择CA以税号、年号、文号登录电子税务局,完成跨区域涉税事项的检查登记和建设项目的申报。收到预付款后,填写增值税预缴申报表并纳税(注意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项目完成后,填写《跨区域涉税事项信息反馈表》。反馈信息表明业务活动终止,报告完成后自动取消。
借:银行20万。
信用:预付20万。
借:应交税费-预付增值税
税金及附加(城建税)
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税金及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税金及附加(印花税)300
贷:银行存款
2.材料采购和仓储,以及原材料仓储。
借:10万元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元
贷:应付账款-材料供应商113000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直接成本-材料成本-工程名称100000
信用:10万元原材料
3、机械的使用。
借:工程建设-合同成本-直接费-机械使用费-工程名称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0元
贷:应付账款-机械使用费https://www.zhucesz.com/万元
4.差旅费、燃料费和通行费等的报销。
借:工程建设-合同成本-间接费用-差旅费-工程名称50000
贷款:其他应收款-零用现金-个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50000元。
5.按合同约定与甲方结算,完工后开具发票并全额收款。
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自行或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时,应在发票备注栏中注明建筑劳务发生地县(市、区)名称和项目名称。
借方:应收账款5万元
预付款人民币20万元
银行存款75万元
贷:工程结算-工程名称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结转未付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付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项: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应纳税额
除印花税外,应纳税额保留一位小数,其他两位小数一般保留。在附件中制作表格时,应使用ROUND函数准确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
借:税和附加费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
-教育附加费(()*3)
-地方教育附加(()*2)
-印花税130 (10万* 10万*)
8.应计员工薪酬
借:工程建设-合同成本
9.按进度100确认收入、成本、毛利,合同完成后结算(如果项目工期长,按进度确认)。
借: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名称775000
施工-合同毛利-项目名称
贷: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名称
借:项目结算-项目名称
贷款:项目建设-合同毛利-项目名称()
施工-合同成本-项目名称775000
(100000 100000 50000 450000 75000)
10.计提所得税(满足小型微利企业需要,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实际税率为5)
借:所得税费用(()*(25-20))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1.结转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https://www.zhucesz.com/万元。
贷项:税和附加费
贷项:所得税费用
三。建筑企业的涉税问题
1.当月100万元工程款预缴税金,填写增值税预缴表和附加税申报表,按照2预缴增值税。
预付增值税=1,000,000/* 2=
附加税=*7 *3 *2=
印花税=1,000,000 *=300(不同大厅预缴税款需要印花税)
2.对于次月申报期的增值税申报,填写主表和附表1-4。
3.附加费申报
4.印花税申报(不含税金额分别在购买材料和房屋租赁合同中注明)
5.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假设本季度只发生了这一项,没有其他费用)
在计提所得税费用时,如果符合实际税率5的条件,为了避免小数点和账务调整的错误,必须将利润总额*25和利润总额*20分别保留两位小数的差额作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账务设置、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的全过程,并将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需要和想了解建筑施工企业账务的人有所帮助。
本文转载于会计头条APP。本文为柠檬云财税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