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际劳动力流动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第三节跨国公司第四节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第五节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第一节国际劳动力流动1。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方式。长期转:移民2。短期转移:劳务输出2。劳动力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合资和独资新建和收购。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国际资本流动快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资本。发展中国家的比例逐渐增加。3.国际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服务业。4.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第三节跨国公司。1.跨国公司的名称和定义。(1)跨国公司或跨国企业的名称,TNC或TNE)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企业,MNC或MNE)国际公司或国际公司企业(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enterprises)超国家公司或企业(super national Corporations enterprises)通用图片或企业(global Corporations enterprises)(2)哈佛大学的跨国公司定义,加拿大政府的定义,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定义,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定义,两个(更多)国家的定义,一个决策系统实体的连接和共享(II)跨国公司的标准1 .地理范围标准(结构标准)结构标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跨越的地理区域和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作为划分跨国经营的标准和尺度。2.所有权标准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外国企业的股份所有权,才能构成跨国公司。3.经营业绩准则(Performance character istics Criterion)是指一个企业的海外资产、利润、销售量、产值和员工人数必须在整个业务中达到一定的比例,才可以称为“跨国公司”。4.行为特征准则意味着跨国公司应该采取全球化战略。公司的最高决策是基于公司的整体利益,以全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区域市场的盈亏。二。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一)跨国公司的形成跨国公司是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跨国公司的发展(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第一阶段: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第三阶段:90年代初至今;(4)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1)中国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外资并购;一、投资大幅增加;3)国有企业是主要的外国投资者。(3)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1)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2)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新趋势(3)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扩大市场和规模(4)利用全球价值链获取高额利润。(3)微笑曲线外包。(3)跨国公司内部交易(1)降低交易成本,满足生产需要(2)降低税负的需要(3)。资金转移的需要第四节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一、垄断优势理论“不完全市场”与“垄断优势”商品市场的不完全因素规模经济导致的不完全市场政府干预导致的不完全市场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出口市场竞争阶段和衰退阶段。指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企业的区位选择是与产品生命周期相结合的
三。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在建立所谓跨国公司“一般理论”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论观点。所谓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即用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到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其像固定的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基本观点:认为市场不仅存在于最终产品市场,也存在于中间产品市场。这里的中间产品指的是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之外的专有技术、专有利润、管理和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这些与知识相关的中间产品因为市场不完全而难以定价,增加了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内部市场,将原本通过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变成内部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内部化的动机:避免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降低交易成本;利用转移定价获得财务利益。四。国际生产折衷论(一)基本观点企业跨国经营是企业三大优势,即特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的独特优势。(1)资产所有权优势(2)交易所有权优势第二,内部化优势是指具有特定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对企业利益的不完全影响,将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第三,区位特定优势是指国外市场与企业母国市场相比,在市场环境方面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程度,即东道国在投资环境方面的优势。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首先,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第二,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有利于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产业。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发的贸易中实现互补,并在更大程度上从中受益。不及物动词其他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特征理论一、母国海外直接投资政策(一)母国对海外直接投资的支持和鼓励政策1。提供税收优惠。提供融资便利。提供投资风险保护。提供投资信息和技术服务(2)母国对境外直接投资的监督和管理1。对资本和技术外流的限制。加强税收征管。倡导企业履行海外社会责任第五节国际直接投资政策2、利用东道国海外直接投资政策1。政治激励。财政激励。其他激励措施。审批管理。市场准入和业务开放的限制。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限制。对操作2的限制。东道国利用海外直接投资的监管政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协调。东道国关于外国投资限制的规定。例外条款和发展中国家成员。通知和过渡安排(二)联合国(三)世界银行(四)经合组织(五)安第斯条约组织(六)多边投资框架(七)双边投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