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20年(1998-2018)中的20部作品,我读后感。
这位工程师的公开信共有3700字,没有一个字是用来指责联邦科学院抄袭的,但3000多字其实只是在说这个问题。看过这封公开信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想说什么。联邦科学院是联邦内最受尊敬的学术机构,林院长是广受欢迎的学术带头人。这样的机构和学者怎么可能抄袭?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星的天空讨论区充斥着各种帖子。有些人直接发泄对联邦生活的不满,想都没想就开始用激烈的语气大骂联邦科学院的无耻。一些自以为很冷静的人开始小心翼翼地发表意见,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这些人大多认为发表公开信的工程师根本不是壳牌工程部的工作人员,而只是一个激进的小人。
真正的阴谋论者开始严厉批评这位工程师,认为这不过是联邦政府上层政治势力之间的博弈,是壳牌汽车公司为了寻求政府巨额订单而使用的卑鄙手段,甚至是敢想的阴谋论者,甚至与帝国收买的网络特工有关联。
沉默的大多数开始思考公开信中提出的问题,心里开始生出疑惑。如果壳公司十几年前就开始MX机甲的研发,为什么联邦科学院中途介入,工程师指出的问题谁能解释?
当晚,这些沉默的人大多凭借联邦网络上相对自由的环境开始寻找一些信息,尤其是关于逐渐被遗忘的沈玉琳教授的信息。
半夜一点,有人在多年前的学术期刊上发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隐晦的语气提出来的。联邦科学院林远湖教授曾经申报过星云奖的学术成果。早在三年前,大部分内容已经由沈玉琳教授完成。
林远湖教授现在是联邦学术界的领袖,也是科学院院长。当时申请星云奖的时候,他已经是联合会里有名的青年教授,声望很高。然后有人发现,当年敢于发表林远湖教授涉嫌抄袭的学术期刊被联邦学术委员会撤销,最后以停刊告终。
至此,沈玉琳,这个曾经辉煌的名字和星云奖得主,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人们在网上查到,那次事件后,沈老教授离开了联邦科学院,进入了壳牌汽车公司的研究所,在学术界消失了十几年。至于他后来具体研究了什么,谁也没能搞清楚。
走过的地方,都会有痕迹。林远湖一定没想到,由他主导的联邦学术界早就不敢反对他的声音了,但联邦公共网络上还是有那些古资料。
艺术高于生活,网络文学的流行似乎颠覆了这个道理:生活本身的戏剧往往比艺术更精彩,艺术家只需要集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