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家居企业中,不乏“洋品牌”,如达芬奇家居、蒙娜丽莎瓷砖、凯尔波罗瓷砖等。但实际上,这些打着“洋名字”的企业的产品大多产自广东,公司的股东结构中很少有外资。
近日,航海家凯尔波罗(Kyle Polo)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凯尔波罗”)向深交所提交招股书,不断出现在公司的宣传资料中。官网中还提到,2021年“凯尔波罗”品牌价值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高达1亿元。但凯尔波罗公司的注册地址是广东省东莞市高墩营。控股股东美鹰实业也是东莞企业,持股比例。
前五大客户有四家房企。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凯尔波罗分别实现营收亿元、亿元、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同时,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也逐年下降,报告期分别为、和。但是和同龄人相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2021年,董鹏控股、蒙娜丽莎和欧弟家居的毛利率分别为10%和10%。
毛利率的下降与凯尔波罗应收账款产生的坏账不无关系。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末,凯尔波罗应收票据余额分别为1亿元、1亿元和1亿元,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1亿元、1亿元和1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坏账准备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其他应收款余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以此计算,凯尔波罗2021年末的应收账款共计亿元,坏账准备共计亿元。
凯尔波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的背后,是其对房地产企业的依赖。随着房地产企业信用违约或逾期的不断发生,凯尔波罗的业绩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有市场人士甚至表示:“房地产经历了大周期调整,以家装为主的陶瓷卖不动了。”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凯尔博罗项目销售收入占比超过40%。据悉,凯尔波罗的工程客户主要是大型房地产企业。2021年前五大客户中,除华耐家居外,其余四家均为房企,分别是恒大、保利、中海、万科。目前恒大已经出现债务违约。此外,对于融创、阳光城、世茂、蓝光、中粮、R & ampf、华夏幸福等。凯尔波罗以“预期回收风险高”为由,采取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在筹集资金的同时,惊喜分红
在此背景下,凯尔波罗的财务状况引人关注。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1年,凯尔波罗总负债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短期借款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货币资金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
对于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激增的原因,凯尔波罗给出的解释是“银行理财规模减少,导致银行存款大幅增加”。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末,凯尔波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万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万元。
银行存款增加的凯尔波罗在IPO前夕惊喜分红,其中2022年3月利润分配金额为5亿元。2020年7月向股东分红8000万元。
凯尔波罗计划通过本次IPO融资约40亿元人民币,其中1亿元人民币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其余30亿元人民币将投资于6个项目,以及公司的生产上限
资料显示,梅玮装饰是凯尔波罗实际控制人黄建平控制的企业,也是凯尔波罗最大的外包厂商。2019年至2021年,凯尔波罗对梅玮装饰的采购量占公司当期外包采购量的比例分别为、和。
此外,2021年6月,四通股份将全资子公司广东东威以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凯尔波罗,实现了“扭亏为盈”。据了解,黄建平自2019年3月开始参与收购四通的相关股权,并于2021年9月正式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用这样的“左手”而不是“右手”,一些市场参与者质疑黄建平转移资产的嫌疑。
对于出售广东东威的原因,四通股份在转让公告中称,因公司拟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800万平方米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一期)”,项目实施主体为广东东威,后续项目终止后公司及其资产将处于闲置状态。终止项目实施的原因是四通股份解释“主要受市场环境影响,技术进步导致产能过剩,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募投项目继续实施存在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和投资回报的风险”。
并入凯尔波罗后,广东东威成为凯尔波罗IPO募资项目的主体。项目名称为“广东东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40万平方米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计划投资额1亿元。
针对持续盈利、关联交易、IPO前夕突击分红等问题。企名网财经记者致电并致函凯尔波罗,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企名网
修订|穆欣
终审|宋光辉
质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