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我不知道,广州地铁这几个站的名字都改了。
近日有消息称,7号线西延段共设8站,预计今年12月底试运营,从广州南站通往佛山顺德美的大道。其中,前七站位于佛山顺德,最后一站在广州。目前,广州的站名已经确定,由原来暂定的工程名称魏勇站改为达州站。原因是车站实际上位于大洲村,而不是隔壁的魏勇村。据悉,达州站名称于去年11月在广州市民政局官网公示,征集公众意见。现在地名登记已经完成。
记者发现,广州很多地铁站名也用了名字。你知道他们改名背后的故事吗?
文/图信息时报记者陈(除署名外)
改名地铁站开通后。
西站I因为字体里没有“我”,一度被命名为西朗站。
西站I位于广州荔湾区花地大道与河东路交叉口,途经地铁1号线、广佛线、地铁10号线(在建)、广州地铁22号线(在建)。
“西朗站”的一些历史人物被博物馆收藏。(资料图片)
西一地铁站,建在西一原麦村菜地上,名为广钢站。1997年6月28日,随着地铁1号线第一标段的建成,广钢站命名为西朗站。“我”字缺少一个“土”,因为当年电脑字库里没有收录“我”字,所以只能用“郎”来代替。所以西朗站一直用了21年。随着电脑字体的更新,西朗站外的很多市政设施都被命名为西I,朗西站何时改回西I站引发关注。
今天的西I站。
2011年,西一麦村村民拨打市长热线,提出“改郎为我”。在各项条件许可后,广州市民政局根据广州地铁更名申请,于2018年4月就西朗站更名为西I站征求意见。2018年8月,广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西朗站更名为西I站。后来广州地铁宣布在网络中逐步将西朗改为Xii。
广州塔站取代赤岗塔站,名者胜。
广州塔站,曾用名赤岗塔站,位于海珠区滨江东路南端,途经地铁3号线和APM。赤塔站于2010年12月26日随地铁3号线首节开通,2010年11月28日与APM线接轨。2013年12月28日更名为广州塔站。
坎通塔车站
赤岗塔是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明代建筑中颇具特色的古塔之一。与琶洲塔、莲花塔并称广州明代三塔。虽然赤岗塔知名度高,但是相对来说,广州塔知名度更高,从地铁站出来就是广州塔。如果有赤岗塔站,很容易和8号线赤岗站混淆。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很有可能会“坐错车”。因此,赤岗塔站附近的广州塔成为广州的新标志后,赤岗塔站更名为广州塔站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剧院站曾被称为歌剧院站,只是因为建筑地标。
与广州塔站同时更名为地铁APM线大剧院站。大剧院站,原名歌剧院站,规划时曾叫广州歌剧院站。位于天河区花九路与珠江东西路交汇处,2010年11月8日开业。2013年12月底更名为大剧院站,英文名不变。APM线歌剧院站改名为大剧院站,原因很简单,广州歌剧院改名为广州大剧院。
大学城南站曾叫南亭站,大学城北站曾叫北亭站。
地铁4号线大学城站南北大学城站
记者还发现,广州有运营中的地铁站,名字没变,位置却比规划时变了。比如地铁3号线永泰站,按照原规划,位于现在的白云大道北站。后来由于永泰东站的增设,永泰东站按照规划更名为现在的永泰站,而老规划上的永泰站则更名为白云大道北站。
锦州站
此外,地铁4号线部分站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有所变化。比如金州站曾经叫冲尾站,角门站以前叫金州站。可以理解为相同的三个站相互对应。地铁线路图按照以前的名字是黄阁、金州地区、崇威,按照现在的地铁线路图是黄阁、角门、金州地区。
新改名的地铁站开通了。
越秀南站更名为大广场站。
广州地铁6号线团一大广场站位于越秀南路,附近公交站和公交站台为越秀南。据了解,2006年,地铁6号线向社会公布了全站名称,车站命名为越秀南,得到了公众的一致认可。2011年底,有消息称越秀南更名为团大广场。其实这里虽然有团义大学旧址,但是没有团义大学广场,所以团义大学纪念广场是和地铁6号线同时修建的。2018年8月,广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西朗站更名为西I站的消息传出后,有市民建议团一大广场站更名为越秀南。
当然,这个地铁站仍然坚持使用团一大广场站的名称也是有道理的。“第一届共青团”纪念广场建在东园旧址附近,东园是晚清广州著名园林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各省、各港总罢工,都把东源作为重要的地方。“团义大学”纪念广场建成后,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场所,也显示了广州作为近代革命起源地的重要地位。
黄村站曾被称为奥林匹克中心站和黄冲站。
黄村站是地铁4号线和地铁21号线的换乘站。位于天河区东圃黄村街道大观路南奥体中心路口南侧地下,广东奥体中心南侧。地铁4号线于2010年9月25日开通,以配合2010年广州亚运会。车站最早是1997年在地铁中规划的,当时方案A中的5号线一条支线,也就是4号线北段,从琶洲分叉到世界大观,车站在中间。
黄村站
由于该站正在规划中,旁边正在建设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因此以附近的奥林匹克中心站命名。2006年5月,经广州市地名委员会批准,该站以黄冲站的名称出现,后改为黄村站。
西长隆站没有长隆。
韩长龙站原名韩熙站。由于地铁三号线韩熙站靠近华南地区的奥林匹克花园和长隆野生动物园,广州地铁三号线韩熙站经广州市地名委员会批准后改为长隆站,成为广州地铁首个以企业命名的地铁站。
西长隆站
然而,由于韩熙村村民的反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原韩熙站的名称再次动荡。2006年8月22日,广州市地名委员会确认,最终确定站名为汉溪长隆站。
黄阁汽车城站曾被企业冠名。
黄阁汽车城站在规划中被命名为“黄阁北站”。和长隆一样,这个站也曾被命名为企业。2006年5月更名为“广州丰田汽车城市站”。经广州市地名委员会批准,再次更名为“黄阁汽车城站”。
“原创”三溪站平息dif
地铁站改名需要什么手续?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一个人的名字一旦登记在户口本上,就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才能更改。地铁的名字是一样的。改名字会涉及方方面面。地铁公司表示,地铁站更名要充分考虑三个因素:
1.需要批准。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地铁站名及变更都必须向民政局提出申请,并经相关程序批准。
2.有必要充分研究改造的安全性。地铁是一个复杂的联动系统。更名不仅涉及乘客引导系统,后台还有很多与行车安全相关的系统变更。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来确保安全。
3.装修费用。
71个地铁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大部分都是地名。
资料显示,目前广州共有14条地铁线路,271座车站,31座换乘站,运营里程达公里。同时还有11条线在建。涉及到的地铁名字有几百个,那么这些名字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据介绍,广州地铁站名有一定的命名原则。根据广州市民政局2019年3月15日发布的《广州市地铁车站命名规则》,“地铁车站命名应当遵循‘名称与地点一致、指示明确、用词规范、文字简洁’的原则,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特点。”“地铁站一般是按照以下顺序派生和命名的:(1)区名;(二)标志性公共场所(建筑)的名称;(三)道路名称;(四)没有命名的,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地铁交通管理单位根据征求意见情况确定命名方式。”
从目前运营的线路来看,大多数地铁站的名称都是地名,大多历史悠久,为大众所熟知。比如三元里、小港、江夏、黄边、仁和、桂龙。
地铁站怎么命名,市民说。
随着轨道交通的逐步覆盖,地铁站逐渐成为地域符号。地铁站作为永久性建筑,有一个长期的名称。因此,地铁站的名称关系到当地的城市文化底蕴和现代形象。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也对地铁站的命名提出了很多建议。
“以地名命名,便于查找和定位”
张小姐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坐地铁,地铁的命名要考虑市民的熟悉程度。“比如5号线团一大广场站,一开始就有点傻。如果当时直接用‘越秀南’就一目了然了。不过,习惯了也没关系,也因为这个名字,我了解了广州的革命历史。”但张小姐也提出,希望新的地铁站以人们熟悉的地名命名。“用地名命名可以让公众更容易找到和定位附近的地址,避免走错路。”
“应当尊重公民的习惯称谓和熟悉程度”
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曾老师说,他对广州的传统地名很有感情。“老一辈的广州人还是喜欢老字号。如果他们能保留一些比较传统的地名就更好了。毕竟有些名字已经有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了,是有感情的。(老人)坐公交也方便。”当然,曾老师也表示,有些名称应该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像石牌桥站,现在桥在哪里?总之,地铁站名无论按照什么标准命名,都应尊重市民的习惯称谓和熟悉程度,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景点命名有利于城市宣传”
以地名命名的地铁站位置虽然明确,但如果车站离命名地点较远,就不太合适。周女士认为,地铁命名应该以就近为原则。“比如3号线客村站和客村站的距离就有点远。最好以朱颖的名字命名。以前珠江电影制片厂很有名,现在客村站一出站就是朱颖了。”此外,周女士还说了广州塔、北京路、陈家祠等。都是广州的特色景点,还有娜美
地铁叫什么名字?许多年轻市民在接受采访时大多表示“没关系”。“只听站名。反正你出门想坐哪个站?打开高德看看就知道了。”从事网络工作的徐老师说,现在手机的地图app都很方便。想去哪里,坐哪条线,在哪站换乘都写得清清楚楚。“连最后几百米的步行都有导航,不用纠结站名了。”回到企业https://www.zhucesz.com/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