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9日福建省率先实施便利各类市场主体名称登记改革以来,11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9月8日,全省已申报各类市场主体https://www.zhucesz.com/名称1万个,较上月同期增长19%;https://www.zhucesz.com/获批1万件,较上月同期增长20%。其中,在线申请5769件,较上月同期增长48%。
据了解,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市场投资意愿增强,申请名称核准登记数量大幅增加。2013年,福建受理市场主体名称登记申请30万件,2014年34万件,2015年51万件,环比分别增长15%和48%。实体数量的大幅增长与注册人员的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此外,商事制度改革中出现了各种新的业态,国民经济行业术语不能准确反映新的、现代的行业表述,不能满足业务范围全面的企业和集团公司的需要。
2015年4月29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支持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自贸试验区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平潭第一个吃螃蟹,探索商事主体名称“自助验重、自行申报”制度。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工商局制定了服务全省各类市场主体需求的11项便利名称登记措施,经省政府批准,自2016年8月9日起实施。
据介绍,这11项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实行名称“自查自报”。市场名称数据库向全社会开放,并及时、动态更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可通过网上名称申报系统自行选择合适的名称,自主办理申报手续。实施名称负面清单管理。登记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界定市场主体名称负面清单,列出禁止和限制使用市场主体名称的规则,为申请人提供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负面清单,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名称申报规则。简化名称登记的申请材料和程序。首次允许使用“创意空间”、“创客空间”、“企业孵化器”、“研究(开发)中心”、“设计中心”等字样注册企业名称。
改革措施实施一个多月来,取得了初步成效。审批时限大大缩短,最快可当天审批;名称审批标准统一,流程更简单,操作更透明;开放姓名数据库,让申请人及时了解相同相似姓名,提高姓名申报成功率。截至9月8日,全省市场主体名称通过系统申报成功率达到94%。名称登记改革推进了登记全程电子化,申请人只需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市场主体名称的申报,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的全流程。
国家管理局没有地区公司名称。
无行政区划,无区域公司名称核准
国家工商总局不包括地区。
无行政区划的公司登记
不受地域限制的公司核心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