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文|兰Xi,作者|李露,制片人|兰Xi
最近飞书和钉钉的话题很热。
或许是因为职场界对舒菲的评价普遍较高,也有很多声音认为使用体验在国内独一无二。有一种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舒菲强调员工的协同工作,这绝对符合老板管理员工的需求”“舒菲更先进,但不适合大多数传统企业”。
这是从产品功能的角度,指出相比这两者,舒菲服务企业的员工,钉钉更能取悦老板。——ToB产品的购买决定权在老板手里,最终导致钉钉用户远比舒菲活跃的局面。
总是先问一切是否正确,再问为什么。
跟随以上观点的讨论,我们和几位先后使用过飞书和钉钉的专业人士和产品经理聊了聊,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
01管理和协作都是重点,它们的功能是融合的。
先说结论,飞书和钉钉正在快速学习互补,在功能上已经高度相似。
在“舒菲强调员工协同工作,钉钉满足老板管理员工的需求”的观点下,有人提到了这样一件事:
为什么钉钉容易打动大多数老板?因为钉钉一开始的核心功能不是协作功能,而是管理功能。就是老板能很快理解的价值,你可以在软件里拨,短信拨,电话拨,打卡。
也有很多声音赞同这个观点。在对比舒菲和钉钉的产品功能时,指出舒菲缺少客户管理、对外沟通、聊天管理等功能,属于“企业管理”范畴。
但是,事实上,这是旧时代。
比如钉钉的丁功能,就是当老板有重要消息需要立即传达给下属时,通过使用丁功能,员工可以100%收到消息,并且必须立即查看。
这是一个关键消息的即时通知功能,本质上强化了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价值。在这方面,舒菲已经做了和内核一样的“钉”功能。
比如推出舒菲的字节跳动公司,虽然采用了不打卡制度,但舒菲一直有“打卡”功能。
还有人事审批,客户管理,对外沟通,相关组织.这些“帮助老板们,尤其是传统企业主,管理好企业”的功能,已经被舒菲拥有了。
还有一位网友略带抱怨的说,钉钉为自己的公司定制了一款专属软件,从UI变成了内置,却和钉钉完全对接,(老板)强迫所有员工使用。
这似乎是一种“阿里风味”的做法,但舒菲已经走上了同样的“私有化、定制化、部署化”之路。在这方面,小米和融创等巨头公司是舒菲的客户。
因为字节跳动是一个组织扁平化、协作效率高、推OKR的企业,舒菲这个产品不搞“老板权力管理”或多或少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说“舒菲注重员工协作,缺乏企业管理功能,很难讨好客户老板”。一方面过于将字节数的企业光环投射在舒菲身上,另一方面也可能忽略了舒菲产品功能的完善。
反之亦然。有人说自己做播客会经常用到语音转文字功能,舒菲的“书飞”功能非常好用。
事实上,通过与达摩院语音实验室的听音团队合作,钉钉还打造了内核完全一致、功能高度相似的“钉钉闪”功能。
此外,舒菲还有“飞阅会”和钉钉闪会,都是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功能;飞书有“飞书妙享”,钉钉有“钉钉闪享”,都是会议分享文档/知识库/切换视角的功能;有针对图书的“飞书文档”,也有针对钉钉的“钉钉文档”,都是协同内容空间的分享功能。
.
即使是被认为“过于先进,不适合很多传统企业组织”的OKR,在app store里也不仅有蒂塔OKR等第三方开发的OKR系统,还有自己的基础版类似功能的“钉钉塔”。
归根结底,背靠两大互联网巨头,钉钉和舒菲的版本功能始终处于快速迭代更新的状态。
我们对他们的看法也需要动态变化,否则,认知上难免出现偏差。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说说舒菲为什么没能快速进攻钉钉,这样会更清晰一些。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他们诞生之初,主推功能——钉钉的主要管理。舒菲强调,协作3354成为贴在产品上的标签,对营销有影响,但这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很多人忽略的是,根据官方版本,钉钉是在2015年5月推向市场的。舒菲虽然诞生于2016年,但一直是字节跳动内部OA产品,直到2019年底才对外开放。
早出来四年半,钉钉有非常惊人的先发优势。
在2019年年中的未来组织大会上,钉钉已经正式宣布拥有1000万企业组织和2亿注册用户。想要与舒菲取得联系的客户将不得不等到半年后。
企业服务市场的一大特点是迁移成本极高。
这让钉钉的起步优势超级翻倍,后来者更是难以追赶。
一方面在于购买成本,不像C端消费者花几百块买衣服和日用品。喜欢就买,不喜欢就退。当企业决定使用某个企业工具时,必须购买并培训所有员工,成本高,周期长。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员工的使用习惯。
飞书、钉钉等企业工具功能复杂多样,换工具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件麻烦事。需要对员工进行再培训,也需要员工重新养成使用习惯。过渡期不会短,甚至意味着工作效率的下降。
一位前字节员工告诉我,他现在在公司用钉钉。与此相比,舒菲的体验确实更好,但指甲很好用,这也不错。
“那些一直用钉钉,没接触过飞本的员工,习惯了钉钉,突然转用飞本。他们不一定觉得飞本更好。”
其次,过去几年,钉钉先后与浙江、江西等省级政府达成合作,推出了“浙江正钉钉”、“江西郑桐”等省级政府数字政务办公入口级平台。
这对钉钉在B端市场的推广起到了无形的背书作用。
试想,在G端市场,连省级政府机关都在用。下面企业跟不上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其他方面,这都消除了传统企业主的大部分顾虑,给了他们使用钉钉的“定心丸”。
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舒菲的声誉仅限于互联网和技术行业。互联网科技巨头往往会开发自己的OA。阿里和腾讯就不用说了,百度像刘茹,360有织语等等。剩下的由中小互联网公司组成的市场,其实很小。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阿里从2019年底开始实施云钉钉的整合,为钉钉带来了大量的巨头企业用户。
指出在实施云钉钉整合的前期,阿里云已经为钉钉带来了200多家超大型企业客户,每家规模都在万人以上。
在服务好省政府的同时,获得头部客户也有非常明显的示范效应。
比如钉钉与民生证券达成合作后,自然与更多金融企业达成合作。舒菲也是如此。拿下蔚来、小鹏和理想后,新能源车企将优先考虑舒菲。
因此,阿里云通过分流大企业客户,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营销推广,成为后者争夺市场的有力辅助
当然,对于很多互联网从业者来说,舒菲的经历是真实而美好的,甚至可能是目前最好的。
但仅从产品功能来看,飞书和钉钉相差无几,远谈不上质变。
有人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来形容这种差距:
企业用钉钉代替钉钉后可能会经历一次飞跃,但飞书给不了这种飞跃。钉钉就像是把自行车换成了汽车,然后用舒菲无非是换了一个更新型号的汽车。
虽然体验更好,但绝大多数企业不会用巨大的迁移成本来改变方式。
可以,但是没必要。
它诞生更早,推向市场更早,渗透到各行各业更早.这是决定了钉钉和舒菲之间近百倍DAU差距的根本原因。
就像已经诞生50年的德国SAP,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30%。
没有颠覆性的创新,后来者几乎不可能赶超,ToB市场向来如此。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