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了21亩天山红菇,收入11万多元。明年,我会扩大种植面积。”12月25日,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海努克乡琼博拉克村村民肉孜买买提亚尔信心满满地说。
以前在肉孜买买提种玉米,每亩收入2000元左右。
近年来,察布查尔县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园不断培育食用菌新品种,扩大繁殖液体菌种,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致富。
公司从2017年开始从事菌种研究和菌包生产,期间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
该公司技术总监陈永馨介绍,技术团队在真菌和细菌的分离方面遇到了困难。他们咨询专家后,利用真菌菌丝的“爬墙”特性,在培养基中“断桥”,让真菌菌丝“爬”上去,细菌就过不去了。
这次实验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技术团队。
“做液体菌杀菌实验时,液罐总是被感染,失败了几十次。”陈永馨说有一次,他忘了拿起高压锅。第二天,他意外地发现液体罐已经变成了真空状态。
“这个‘错误’启发了我们,在高压灭菌器完全冷凝之前,向其注入净化过的空气,防止高压灭菌器内的蒸汽冷凝形成负压将未净化的空气吸走,这样就不会出现杂菌感染的问题。2000年3月,公司成功突破技术难关,液体菌种扩繁产量由最初的40%提高到95%,成本大幅降低。”陈永馨说,“用固体菌种做两万个菌袋大概要花一万块钱,而用液体菌种只要200块钱。”
“以前农民从甘肃、山东等地购买菌袋。今年公司生产的菌袋成本降低了一半。”陈永馨说。
"这是伊利第一家掌握液体菌种繁殖技术的公司."宜州市科技局农业科技处处长许超说。
该县良繁场的蘑菇种植大户黄卫国说:“我以前都是自己做蘑菇包,很累。我最多能种四个棚。现在有了产业园的菌袋,质量好了,可以种6棚,每棚纯利润2万多元。”
现在,公司已成功繁殖羊肚菌、平菇、猴头菇、双孢菇、红托竹荪等十几个菌种。
工业园实验温室内安装传感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大棚内的温湿度变化,远程控制,并复制优选数据指导农民种植蘑菇。
公司不仅带动附近村民就业,还为县城乡镇的种植户送去蘑菇袋和技术。阔洪奇乡、加嘎斯台乡和海努克乡的村民在温室和森林中种植蘑菇。今年,该县种植了350亩蘑菇,收入超过500万元。明年计划推广种植2000亩。
如今,农民种植的各种蘑菇新品种畅销,工业园区生产的菌种远销和田、阿克苏、阿勒泰、塔城等地。
【来源:伊犁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电子邮件地址:newmedia@https://www.zhucesz.com/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