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远大前程》上海三大富豪有多牛逼:收入相当于国家财政的17%。
最近《远大前程》开播,有人说老戏骨在为剧而战。其实历史上的上海三大富豪就够玩了,比剧中的戏份还强。
在过去,有许多涉及黄、杜、的戏剧。他们经常谈论这些“黑帮老大”如何重视感情和正义,并慷慨解囊。甚至有人从杜的一生中总结出鸡汤的经验,并通过各种金句广为流传。
但是,这三个人为什么能成为上海三大富豪呢?是因为枪太多,人太多吗?还是因为世界的世界?
伟大未来中的三位大亨
真要知道根子,就不得不提“三鑫公司”了。
其实这部电视剧里频繁出现的公司,一直都是云里雾里。主营业务是什么,业务规模有多大,三巨头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往往模糊不清。
今天听三个解释,详细解释一两个。
所谓“三鑫公司”,又称“三星公司”,在这家公司销售的鸦片上有“三星”字样和三颗五角星的图案。在老上海的口头记忆中,这家公司也叫“大公司”,这是一个专有名词。可见它在老上海的知名度和显赫度。
三鑫公司的名字有好几个版本。一种是将黄的“进”字与黄、杜、张的“三”字相加,构成“新”字。另一种说法是,它代表了黄、金、杜(名永,本名)三人,他们的名字中都有“金”字;还有一种说法是代表范回春的岳母“金刚钻阿金”、金和黄三人。
从这家公司的创立过程来看,应该是基于黄、金、杜三位CP的正确说法,因为这家公司是由杜提出,以黄命名,实际由杜和金运营,而张晓麟的加入要晚得多。
三鑫公司的成立,在1923年至1925年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历史著作,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杜提出成立,他的主要支持者是黄的妻子,她也参与了一系列的策划。而和荣载在1920年底因为“卢兰春事件”(在很多电影里都有表现)与黄离婚,之后公司肯定会在1920年成立。
同时也要考虑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
1909年(清宣彤元年),国际禁烟会议在上海公共租界召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葡萄牙、俄国、日本、波斯、暹罗等国参加。
这次禁烟会议实际上是中国合作禁烟运动的开始。同时要求各国在自己的“领地”(即租界)禁止鸦片,配合“禁烟”。
会议领导人英国同意当时的中国政府禁烟10年,并于1909年底前在其控制的“公共租界”内关闭全部1437家有执照的“合法烟馆”,其中一部分关闭在法租界内。
然而不久之后,辛亥革命爆发,大批各国官员、士绅涌入上海租界地区,鸦片吸食盛行,直到1917年,中英10年禁烟协议的最后一年。在全国舆论的支持下,北洋政府甚至计划发行2000万元债券回购鸦片销毁。
1918年12月,时任总统徐世昌再次重申“禁烟令”,派张艺鹏为“烧土专员”赴上海,与上海海关监察官冯国勋共同主持,并邀请上海地方官员、社团、学校等负责人组成监察团进行监督。1919年1月17日,上海浦东陆家嘴焚烧鸦片1207箱。
官方“严格执行”戒烟,但上海租界的鸦片走私却愈演愈烈。
真正的三大富豪:杜、
公共租界内青帮势力最大的头目沈兴山,聚集了纪云卿、杨等人。被称为党八股(又称大党八股),控制了公共租界的黑势力。党八股组织流氓抢潮帮的鸦片。后来和潮邦协商,由党八股收保护费,保证交通,用钱打通上海两个缉私武警营和缉私营,沿途由营员暗中变相保护。与此同时,在看房人学徒的配合下,他与租界警察合伙贩卖毒品,并定期支付看房人的工资。
八股逐渐垄断了上海的鸦片运输。
党八股垄断鸦片运输,使当时的
法租界巡检员黄嫉妒,向黄的师傅杜提出争取鸦片运输权。杜鹤十六铺、木桥等八人,包括顾、高新宝、叶卓山、瑞、杨家凤、姚志胜、侯全根,合称为小八股,也是日后三鑫公司的骨干。
此后,沈兴山屡遭打击,又赶上公共租界加强禁烟,帮助当地商贩寻找新址。法租界当局的态度与英美政府完全不同,对鸦片生意基本视而不见。而是邀请地方大鳄、各种地方商家、烟馆、燕窝南迁,烟草贩运中心从公共租界山东路麦家圈的地方商家搬到法租界。
与此同时,要求黄允许法租界当局出售烟田,得到了法国总领事的认可。法租界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毒的地区。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上海法租界的管理体制与公共租界完全不同。前者采用派遣国内官员负责大局的“集权式”管理,后者采用“工商所局”管理普通政府的地方自治。所以前者的官商勾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只需要搞定几个关键人物。
作为市政服务最好的租界,法租界在辛亥革命前是上流社会名流别墅的聚集区。与英国侨民或英国人领导的印第安人等受过训练的英国殖民者为主体的公共租界警察系统不同,法租界借用了黄等一大批黑帮成员,实施“以华治华”的策略,使其成为中国本土黑社会的天堂。
前者创造了鸦片消费市场,后者创造了鸦片泛滥的流通环境,
“三鑫公司”的崛起,正是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结果。
1919年,北洋政府在通县焚烧鸦片,以示禁烟决心。
1918
由黄法租界工商所、潮帮地方商人和同业公会共同出资成立的专营“鸦片贸易保险”的三鑫公司,位于法租界大宅路尾巷里,办事处分别设在(今宁海东路九十巷二号)和格洛克路一号(今柳林路),并在(今东湖路)设立了一个大型鸦片仓库(后仓库与杜大宅合建,现东湖宾馆)。
三鑫公司的人员构成是,老板是黄,总经理是杜,副经理是金,骨干是范等人,后来又吸收了叛逃的“大八股”成员沈兴山。
的主要任务实际上是外联,即他与松湖国民警察署总秘书、刘春浦、缉私大队大队长冯等人联系,后来成了副经理。
对了,他们的一般背景是法租界巡捕总长Favory。
“八大党”的失败归根到底是他们无法与公共租界当局的有效统治能力抗衡,而不是被“三巨头”打败。当.的时候
1919年8月,安徽主政浙江,贺被推荐担任淞沪护卫使。陆、何与上海潮州鸦片商合作,成立聚丰贸易公司,经营鸦片生意。后来,印度和中国之间公开的鸦片贸易被取消,但印度鸦片并没有停止向中国出口。上海还是马瓦的交易中心,年进口量几吨。
鸦片上瘾者
1919年至1924年,聚丰公司为“中国世界”保驾企名网。
安徽部每年鸦片收入不少于500万元,足以维持安徽部的军费开支。
1924年后,安徽卢永祥部战败,上海市长多次更换大望旗。直到北伐战争,历任“上海领主”都在从事这项业务。
对于双方的交接和分工,以潮邦和本邦的烟土上岸为例。这些船只将由淞沪警备司令何保护,从吴淞口直接运往十里铺或淞沪警备司令部附近的仓库。不允许任何人托运,然后杜将包裹送到法租界,在法租界内,由警察巡逻,由警察护送。
据当时人们回忆,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控制的路灯无论经过哪里都会熄灭。
另一项业务是垄断法租界的鸦片生意。该公司与法租界交涉,规定在法租界出售的鸦片必须盖有“三星级”印章,否则不得出售。要知道,到了1927年左右,小小的法租界里已经有6000多家烟馆,到了1928年,已经有8000多家了.
掌握了零售和流通环节后,三鑫公司开始“包销”鸦片生意。全国各地军阀运过来的鸦片被包销,分成三七份,或四六份,互相帮助迅速变现。
根据不同口径的统计,1925年和1926年,三信公司的收入应该在每年5000-6000万元左右,而当时https://www.zhucesz.com/,的国家财政收入为1亿元,也就是说,三信公司的收入达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1/7。
在利益分配上,采取大三股、中六股、小八股的方式,即黄、杜、张三人每年分红100万元以上(明面上的分红)。这是三大股,然后是中层管理的亲信,然后是包括小八股在内的党内爪牙。
1927年大革命的洪流,对上海三巨头没有任何影响,但曾经高呼“革命”
在人民的统治下,政府为鸦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抑制征税
",
1932年,杜月升与法租界发生冲突。在上海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贩毒据点从法租界迁至石楠,控制了当地至少一万家商店和烟馆。
1935年7月,上海禁烟委员会成立,杜、王、颜福清为常务委员。事实上,杜仍然控制着江南地区的鸦片运输、烟膏分销、瘾君子执照发放以及当地的烟馆系统。海关和其他机关收缴的各种毒品交给委员会,然后投入市场。
江苏禁烟局局长曾勇主持苏沪禁烟事务,其子杜就是米歇尔普拉蒂尼。曾勇的副手多为原三鑫公司成员,如上海县禁烟局副局长谢宝生、金山县禁烟局局长高新宝等。它们被称为“禁止吸烟”。事实上,他们继续愉快地卖鸦片。
这些都是真正的上海三巨头的“远大前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