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外语影视作品时,翻译是帮助我们理解的桥梁。21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走出去”战略框架下,出台了《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影视作品对外传播,分享我国优秀文化,塑造我国新形象。国外影视翻译在世界部分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虽然有些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电视剧的字幕翻译是翻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翻译的质量对于电影的海外推广非常重要,但可能是整个电影行业中最不受重视的环节。
知道每部电影是谁翻译的并不容易。如果你没有逐字阅读电影的结尾,你可能根本找不到翻译的名字。电影结尾有那么多名字,时间过得太快了。即使全部看完,也不一定能找到译名在哪里。
优雅的翻译遇到了。想和我们一起翻译的人十有八九会被报价吓跑。虽然我们的报价是影视翻译的“卖价”,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太高了。
一个完整的电影剧本一般有3-5万字,一个剧本大概9000-15000字。就算我们都用母语英语翻译,单个剧本加剧本的翻译成本也不过5-7万,可能还不如剧组一天的饭,但大部分客户还是觉得太贵了。
中国的翻译成本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中国整个翻译市场的混乱和低价竞争,导致人们认为电影翻译也应该便宜。拍电影是一件非常昂贵的事情。请一个演员要多少钱,请一个特效团队要多少钱,公布影片要多少钱?相比这些成本,翻译团队拿到的钱最少。
影视作品的商业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影视机构就具有非凡的国际视野,在制作的大量电影中加入了双语银幕。一方面希望拓展国际市场,获得潜在的商业利益;另一方面,为了弘扬民族荣耀,传播中华文化。中国的电影在海外不受欢迎,其实和翻译水平有很大关系。
外国人看中国电影,本来就有文化差异和隔阂,翻译也不是很懂,所以看不懂。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国的电影翻译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2006年,中国多家大型影视公司联合举办了一场翻译研讨会,主题是“生死存亡”。这是哈姆雷特的独白。
从2010年开始,翻译公司数量急剧减少,从繁华到冷清只用了几年时间。2011年中国影视集团正式成立,同年北京中国影视公司翻译中心成立。从2015年开始,大部分的外国电影翻译工作将在这里完成。
但是影视翻译还是需要大量翻译公司的支持。现在的翻译公司早已步入正轨,大有发展。而且每年都有相当多的电影出海或下海,需要大量的翻译工作。
如今,中国的影视机构更加重视影视翻译,希望借助翻译提升影视作品的传播价值和产业价值。影视翻译也将更好地本地化,让更多的外国观众走进电影院,让更多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领略中国电影的魅力。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