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年多的时间里,我买了29家太平洋寿险公司,总共交了800多万的保费,其中贷款370万。“欠债”几百万买保险。这个悲伤的提醒发生在退休市民教师张身上。他告诉Helper,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诱导贷款,导致巨额债务。如今,家里400多万的积蓄已经全部被掏空。老两口每年的养老金只有11万元,但370万元的“贷款”每年本息超过20万元。退休教师张(音译)和他的妻子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现在我们几天都坚持不下去了!
你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保单还可能涉嫌伪造投保人签名,虚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父子关系。当事人投诉后,太平洋保险公司已申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介入调查。
作孽!作孽!
掏空积蓄,背负巨额债务。
绝望的张先生和他的妻子焦急地赶到新民晚报社寻求帮助:
秋农,帮帮阿拉!能不能提前停贷,退保费?
夫妻俩拿着厚厚一叠保险合同帮你看,这些保单很多都是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投保人都是张先生,从2011年到2019年签的,一共29个险种。保险单和“指导性”贷款是由同一名叫周某梅的人办理的。据了解,2020年,此人已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离职。
张老师买了29份太平洋保险。
按揭保单,贷款买保险,交保费;如果交不出保费,房贷保单会继续透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张老师的退休工资和养老积蓄都“投”在了“保险链”上,自己也背负了巨额“债务”。这是保单质押贷款的一种,是指投保人将其持有的保单直接质押给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据张先生的妻子曹女士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3月5日,已缴纳保费及相关费用10,000元,借款金额10,000元。也就是说,张老师不仅用家里的积蓄“投资”了400多万元,还“背债”了370多万元,现在还不起贷款的一分钱。说到这家保险公司的“巨额债务”,曹女士越说越激动,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我算了一下,光是贷款利息就要支付78万!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我该怎么办?
疯了!疯了!
一份保险150万。
那么,被保险人张某是自己同意还是有继续买保险的“借款”呢?
老师告诉我,从2011年到2013年,这期间的15份保单都是在没有办理贷款的情况下购买的。从20号开始,他走上了贷款买保险的道路。他回忆道:
当时业务员周某梅说可以用贷款交保费,买新保险。我耳朵都软了,觉得还行,于是一次次开始抵押贷款。
张老师从20开始借钱买保险。
至于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保险,张老师坦言:
推销员甜言蜜语,告诉自己买保险的好处是巨大的。“三年交150万,五年就能拿到200多万。”“买了这个保险,以后就可以免费入住太保养老社区”.
在这些话的引导下,张先生瞒着妻子在buy buy不停地买,背上了巨额贷款买保险。
帮你在一份名为“聚宝年金保险(分红型)”的保单上看到,每年保费50万,三年总额150万。保险期间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终身终止。签约时间为2017年12月29日。保单数量表述为“50”,即每年10000元。50张保单叠加后,每年要交50万的保费。
老师的妻子曹女士告诉帮君,这份分红险的保费已经交了150万,而这笔钱很多都是贷款来的。
曹女士说,为了搞清楚所有保费和贷款金额,她一次次拨打太平洋保险客服热线,去银行拉流水账单。在一份流水明细清单上,“太保人寿”给张先生的保单质押贷款为58万元,交易时间为2017年11月28日。同年11月29日,贷款到账的第二天,从“太保人寿”的账户中扣款50万元。
前脚刚贷款58万,后脚买了保险。从账户中扣除的50万元,立即被业务员“投入”到聚宝盆年金保险中,缴纳首年保费。
张老师借了150万,三年交保费。
贷款58万,扣款50万,只差一天。
然而,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在很多借条上,借款的目的要么是“公司运营”,要么是“装修”,而不是“保险”。
在个人借款单上,借款用途变成了“装修”
救命啊!救命啊!
已申请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
曹女士反映,太平洋人寿涉案业务员周梅梅除了诱导贷款外,还涉嫌伪造“被保险人”签名。在一些保单上,“被保险人”是曹女士或者他们的女儿,但这对母女对这一切完全不知情。
看啊!这笔迹和我的不同。都签好了。
曹女士当场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帮你发现与保险合同上的签名相比,笔迹特征完全不一致。
此外,还有两份特殊的保险单。作为被保险人,张先生将“被保险人”定义为曹某某的男性。保单显示,张老师和曹某某是父子关系。实际情况如何?2002年出生的曹某某,其实是张老师的妻子曹女士的侄子。涉案业务员为了诱导用户不断购买保险,可能编造了虚假的“父子”关系。
帮你联系太平洋人寿上海分公司。该负责人回应道:
张先生夫妇去过太保上海分公司投诉。双方对于退保费、停贷等诉求分歧较大,未达成一致。
对于“代理签名”一事,对方表示早前做过相关调查,但结论是“不存在代理签名事实”。
目前,公司已正式申请银监会介入调查。
您了解到,张先生的每笔保费、贷款、贷款利息等详细情况,太平洋人寿仍在进一步核实中。
张老师和他的妻子急切地想:
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及时介入,查明真相,让阿拉不至于深陷“保险链”!
张夫妇可以自首吗?贷款能不能停?对于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帮君会持续关注。
最后期限
3月16日下午,太平洋人寿上海分公司发来了张先生的保单明细。据了解,贷款明细和贷款利息还在统计中。
保险明细表显示,张先生共缴纳保费10000元,但张先生夫妇计算的金额为10000元。双方报告的数量有偏差。
太平洋人寿保险上海分公司发送的保单详情
棒弄芒工作室
策划|钱俊毅
文|夏云钱明路
图片|夏云
编辑|钱俊毅姚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