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鸟瞰摄影:赵一龙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季景观设计工作室
项目地点:河南信阳
2021年3月完成
建筑面积平方米
该文本由设计单位提供。
公山位于河南信阳。相传唐朝时,道士普普隐居在此山中,采药炼丹,行医济世。他的道德行为受到所有人的钦佩,因此被称为普公山。据文献记载,过去普山古树藤高松翅空,远看苍茫苍苍,雾生紫霭;听鸟儿啁啾,溪水潺潺。
整体鸟瞰摄影:赵一龙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草图李宝峰工作室
普公山是一座石灰岩山。近几十年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普公山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为了烧石灰,当地建起了数百座小型石灰窑,曾经郁郁葱葱的普公山变成了狰狞的“狼牙山”。但是,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国家严格的环保政策出台后,石灰窑全面停产,这里成了废弃的石灰矿址。
改造前的原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宝峰工作室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草图李宝峰工作室
砖窑门口摄影:赵一龙
户外视觉摄影:赵一龙
为了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息县人民政府计划建设一座以石灰窑为主题的博物馆。经过多方案比较,最终选择了这个方案。我们将新建的博物馆与现有的石灰窑融为一体,将整个延伸的老窑群作为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大门,将窑顶改造成观景平台,其中一个老窑的出灰口设置为博物馆的正门,预留的进料砖梯“插入”博物馆,使残缺的矿坑、破旧的石膏窑和崭新的博物馆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砖窑摄影:赵一龙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物馆开馆李宝峰工作室景观设计意图
为了突出老石灰窑,我们刻意弱化博物馆的造型和色彩,“藏”在老石灰窑后面,将部分展示空间“压”入地下,使博物馆的高度低于老石灰窑。我们利用停工后未煅烧的石灰石作为景观元素,在博物馆建筑的相应位置设置观察窗和观察台,让阳光下的老石灰窑和附近残缺的山体成为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的大型真实展品。这一系列的技术也使得博物馆建筑紧紧地锚定在这个特殊的地方。
展厅光影摄影:赵一龙
从展厅看老砖窑摄影:赵一龙
设计图纸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平面李宝峰工作室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宝峰工作室各层平面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宝峰工作室纵剖视图
完整的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蒲公山地质博物馆
项目类型:建筑、景观
工程地点:河南省信阳市息县
建筑景观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宝峰工作室
展览设计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主任:李宝峰
设计组
建筑:易、潘家良、杨洋、王、魏双宁。
结构:王天宇陈海忠
给排水:沈安福、金玲、王华鹏
机电:黄磊、王宇、王戎
暖通空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