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日本殡葬服务:利用在线葬礼让人们最终说再见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日本电影《入殓师》。在日本,殡葬业几乎把告别变成了一种审美。
目前,日本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数正在逐渐减少,各地的紧急状态也在逐渐解除。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前两三个月,日本殡葬业有没有陷入困境?特殊时期面对生死,人们如何说“再见”?
据调查,日本90%的殡葬公司都在葬礼的规模和内容上做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患者死亡后,医院工作人员先将尸体装入不透水的尸袋,密封后再对尸袋表面进行消毒。
等待殡仪馆的空缺通知,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把尸体从医院接出来,然后放进棺材包里。运送到殡仪馆的时间一般是傍晚以后或者凌晨非营业时间。
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即使死于新冠肺炎的病人被火化,家属也很难在现场。
在殡仪馆,为了防止感染,戴着防护服、手套和口罩的工作人员会尽量保持火化时的原样,诵经、献花等仪式已经取消。死者家属在火葬场外,无法见面。火化后,工作人员将骨灰盒交给家属。
对于新冠肺炎的死者家属来说,有五大问题:
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的病人死后不能见他们的亲属。
不能举行3分钟的葬礼仪式(包括守夜、告别仪式等。)
死后可能会立即火化。
火葬的地点和时间是有限制的。
找不到最先接受(遗体)的殡仪馆
至于殡仪馆,它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防护服和不透水的裹尸袋不足。
人手不足
经营困难
感染后,没有足够的地方放置遗体。
外国人遗体的处置
事实上,殡仪馆除了各种保障、人手不足、经营困难外,还存在火化炉不足、怕员工感染等问题。
前不久,一位殡仪馆工作人员接到一家养老院的死亡火化联系。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用灵车将尸体拉离城外的医院。尸体被装在厚塑料做的不透水的尸袋里,然后用无纺布包裹,基本看不到面部表情。
穿着防护服的殡仪馆工作人员。
男工作人员说,“如果尸体装在不透水的裹尸袋里,应该没事,但我还是会担心。”此后,为了防止传染给他人,该工作人员将自己在家隔离了一周,并切断了与他人的联系。
除了感染者遗体运送和火化过程中的问题,追悼会等丧葬仪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般葬礼都是在没有窗户的空间举行,很多人会在某个时间聚在一起。为防止感染,追悼会现场将进行彻底消毒。
现在殡仪馆的桌子上有给客人用的消毒液和口罩。
殡仪馆的经理说,“虽然平时打扫得很彻底,但毕竟是特殊时期,所以用酒精消毒比平时更细致。”
用来敲木鱼和铃铛的木棒,香炉周围等。应该用含酒精的布小心擦拭。
经理提到:“每个房间都要每天消毒,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扫卫生上。”
“由于疫情的蔓延,想只参加家里亲人葬礼的人增多了。”
殡仪馆宣传负责人谈到,希望大家在疫情期间以最小的规模举行仪式,在疫情过去后举行“后葬”进行最后的告别,让更多的人参加告别会。
即便如此,由于疫情期间的种种限制,很多人甚至难以参加亲人的葬礼。
我的老师是住在熊本县的进修医生。疫情期间,他的祖母在福冈去世,并不是因为她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但他不得不放弃参加葬礼,因为他的工作单位
我的老师谈到了我奶奶的去世:“我已经工作两年了,很遗憾离开福冈后就没见过她。虽然和患者见面有限制,但我想到如果回福冈,可能会把病毒带回来,所以不能回去。父亲看起来也很孤独……”
由于疫情期间经常不参加葬礼,“在线葬礼”在日本悄然兴起,一些殡仪馆开始引入Skype和Zoom的“在线葬礼”。
生命终结科技公司总监傅安达说,“很多人后悔没能见亲人最后一面。为了弥补这一点,我认为远程操作是必要的。”
殡仪课的友坂老师表示:“在疫情的背景下,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直播向无法前来的亲人介绍祭坛和照片正变得流行。”
枥木县东福山一智寺官网显示可以进行网上佛法。
在线葬礼在会场后面用摄像机拍摄,并在YouTube和其他地方播出。
4月初,东京都千代田区一名男子收到朋友因脑溢血去世的讣告。因为他死的太突然了,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很快,该男子又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一个朋友的葬礼将在网上举行。
死者生前还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如果我死了,我要在网上办个葬礼”。现在考虑到疫情期间很多人无法参加葬礼,他真的破例举办了葬礼。
朋友很喜欢新鲜事物,男人觉得这样的葬礼“真的很像那个人”。
网上葬礼,会场里漂亮的祭坛和花圈。
几天后,他收到了一个在线葬礼的链接。葬礼会在YouTube上直播,只对亲友开放。
葬礼当天下午,男子坐在自己房间的电脑前观看。仪式开始前,屏幕上播放着死者喜欢的动画插画和他经常听的音乐。
仪式于下午4点正式开始。看着死者的遗像,他生前常用的东西,还有视频中一旁工作人员悲伤的表情,他说:“即使有画面,我在会场里也有和他们一样的感受。”
仪式中,在担任司仪的代表发表讲话后,僧侣们坐在画像前开始诵经。
“通常葬礼周围会有很多人,但这次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纪念这位老朋友是独一无二的。在听佛经的过程中,参加葬礼的真实感受越来越强烈。”
虽然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会场,但此时,有200多名在线参与者,包括初中的同学和公司的前同事.
因为在YouTube上,我们也可以聊天。弹幕上不断出现“太快无法相信”“遗憾”等吊唁词,也有人在长文中写下与老友的愉快回忆。
30分钟的佛经结束后,主办方最后致悼词,葬礼结束。
因为疫情,人们对婚丧嫁娶的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追求简单仪式的人越来越多。在一种试图避免“三密”的新生活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人们在努力维持哪怕是艰难的“离别”的完美和温暖。毕竟说好“再见”真的很重要~
殡葬业内参,东京新青年
文章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它,并返回到企业https://www.zhucesz.com/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