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说过这样一段让员工无语又无奈的话。
“我拿着一份文件给经理看,你只是把‘知’字改成了‘德’。我以为经理喜欢“的”字,下一个文件基本都会用“的”,结果经理把“的”字改成了“的”。我该怎么写文件?”
曾仕强后来解释说,其实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经理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因为“写”是员工的职责,“改”是经理要做的“认”。
企业靠谁做事?自然要看总参谋部了。
与经理、总经理相比,普通员工在企业中付出最多,得到最少。
这公平吗?公平。
因为经理和总经理也是由普通员工做出来的,作为普通员工,我们只有经历这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提升自己的价值和认可,才有企名网的机会。
张南向一家公司申请销售人员的工作。她没日没夜地联系客户,希望通过签更多的订单来获得公司最高的佣金。
看到南这么努力,一个同事提醒她说:没有抱怨。
“你就是这么做的,你拿到了公司最高的提成点。有什么用?
我们组的经理拿的是总提成,但是不管你多努力,他挣的都没那么多。另外,我们公司总经理整天在办公室喝茶,却不知道你的工资是多少倍?"
南对她的同事笑了笑,没有说话,继续她的工作。
月底统计销售业绩时,张南不仅拿到了公司最高的提成分,而且业绩也遥遥领先第二名。
张南的名字被公司列为候补经理。
张南再接再厉,她写好了下个月的工作计划,交给经理删改。但是,经理看完之后,只是修改了她的计划中的一些文字,就像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
只修改几个字,是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的一种肯定。
只要经理没有对我们的计划做太多的改动,就证明我们整体做得不错,但是经理要做一些小改动,以显示他的水平,履行他的职责。
这样不会被员工怀疑。“你到底看没看?”
经理看不看都是次要的,主要是我们作为员工,一定要认真写计划,踏踏实实做事,给自己授权。
国学大师曾仕强谈3360。
“经理向总经理汇报时,总经理会对经理说:‘你不说我就知道了。’
经理不和总经理谈的时候,总经理会问经理3360。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经理见到总经理后应该怎么做?他除了认分,什么都不会。"
“认分”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职责,因为经理目前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就是被总经理说了算。
换句话说,经理在总经理面前做的事情是错误的。
总经理不能让经理是对的。如果总经理总是表扬一个经理做得对,就会引起其他经理的不满,不利于自己的领导。
那就得有人问:了
“我会做一名普通员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可以直接升总经理吗?现阶段我不想当经理。”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只有过了“认分”这个阶段,才能理解总经理的操作方法。
不然我要坐到总经理的位置上才知道怎么和下属打交道。
人就是这样,大家都一样,苦也不该少。
尼采说:
“极度的痛苦是精神的最终解放者,也只有这种痛苦迫使我们去实现它。”
秘书拿着一份报告给总经理看。总经理看完有错误要改正吗?”
告诉曾仕强3360总经理。
“改不了,一个字都没有。”
为什么?
总经理一旦改正,就会给自己找麻烦。一是他不会给秘书面子,二是他会让公司自下而上的习惯:因为反正你得改正。
总经理看完秘书的资料,一言不发的还给秘书,是最明智最明智的做法,除非秘书的资料有严重错误。
总经理的“无为”就如同汉代的文化之治。其实就是“不作为”。公私都要这么做。
一般来说,总经理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只有让下属用脑用手,他才能解放自己,才能做一些大的规划和战略工作。否则总经理会把自己变成公司老板的员工。
个人认为,总经理的“不作为”会让他在下属面前显得很神秘,因为总经理的职位很高,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看的越多,你的缺点就会暴露的越多;缺点暴露得越多,领导的威信就越小;领导的威信越小,对一个人的“能力”越不利。
1030103360“谁能什么都不做,所以他能让大众规规矩矩。”
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手段,一种修养,一种智慧。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努力和智慧。
当你是员工的时候,你要努力做点事情,给自己赋能;
当你是一个管理者,你要尽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明白实践出真知。
当你是总经理的时候,尽量什么都不做,因为什么都不做会让你什么都做。
我是红七六,原创不易。记得点击“关注”,也可以喜欢,收藏,在评论区留言转发给朋友!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