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一天,李女士突然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辞职信。信中说她从2002年入职到现在十几年都没有在公司工作过,所以现在公司要辞退她。
李女士惊呆了。这么多年,李女士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工作过,她不能被解雇。查明真相后,李女士怒不可遏,痛哭流涕,称这封辞退信毁了她的一生。
那么,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李女士为什么反应这么大?为什么一封辞职信毁了她的一生?
事件的起因始于2002年。2002年,李女士毕业于河南省开封市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当时,李女士和所有的学生一样,高兴地赶上了最后一次作业。所以毕业后我会高高兴兴回家等通知准备工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家等通知的李女士看着同学们陆续上班。但她是唯一一个没有拿到工作通知的人,这让她和家人都很着急。
为什么别人都有分配的工作,只有自己没有?
为此,她多次去相关部门查询,但每次都得到否定的回答,李女士只能作罢。
过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动静。李女士也问过老师。老师说之前会有学生不被用人单位录取,让李女士找别的工作。
这个回答杀了李女士的心,但是因为他们专业的备选就业渠道不多,加上李女士本身学历也不是很高,面试的时候处处碰壁。
作为应届毕业生,她不能再骄傲了。她只能在家附近做一些又苦又累的工作,比如在饭店端菜或者打扫卫生,工资很少。
毕业后的头几年,和李女士玩的好的姐妹都被分配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工资高,有周末。
休息的时候经常在一起玩,但是李女士还是要工作。每次这个时候,李女士都会很自卑,渐渐的,就不再和大学同学保持联系了。
每年同学聚会还在继续。李女士每次去同学聚会,都是听同学们最近在哪里工作,赚了多少钱。她只能呆在角落里,默默投来羡慕的目光。
就这样,过了几年,李女士听从家里的安排,嫁给了村里的一个老实人。
这人没文化,是个普通工人,还好对李女士好。
婚后生活相对平静,李女士偶尔会想,如果当时真的考上了,她的人生会不会翻天覆地?但这样的想法闪过她的脑海,她很快又投入到繁琐的工作。
李女士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这样继续下去,但这封突如其来的辞退信彻底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拿着这封辞职信,李女士猜测自己当年可能被录取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收到工作通知。
之前李女士一直觉得是自己的无能导致用人单位不肯录用自己。所以她在找工作的时候,不敢提太多要求,所以工作上一直很不开心,但是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女士气得马上查询了那个公司的电话,给他们打电话,但是公司客服人员只是说这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客服人员也拒绝透露公司领导的电话。李女士到处找人,大家都说已经这样了,就这样吧。纠结那么多也没用。
李女士不甘心。她失去了这么多年的青春是真的吗?求助无门,她拨通了“小丽帮”栏目组的电话。
记者听了,想不通。记者问李女士3360,“会不会是同名同姓?是公司有错误吗?”然而,记者也不知所措。一个公司不应该犯这么小的错误。
李柯摇摇头。她说,一开始她以为是弄错了,但这封信的地址是他们家,应该不会有错。
现在李女士想知道,为什么没人通知她上班的情况下,突然收到了辞退通知。
而李女士说,如果这里的人真的是自己,会有人代替他们吗?那个人用什么手段代替了自己?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李女士,她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向小丽的求助栏目组发出求助。
在记者的陪同下,李女士来到寄出辞职信的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希望能找到困扰她很久的答案。
几个人到了公司大厅,跟前台说要见领导。前台被记者和摄像机弄得有点不知所措,然后他们被带到了一个会议室。公司的副主任和其他工作人员都过来了。
李女士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后,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尽量说话冷静,说“3360”。嗯,我前几天收到了贵公司的辞退通知,但是我一直没有来贵公司上班。最重要的是我没有收到上班通知。我想问是什么情况?"
负责人一头雾水,说:“夫人,你是不是搞错了?”
李女士突然激动起来。她对:的工作人员说:“我怎么会弄错呢?你公司的名字印在上面。你得给我解释清楚为什么我被解雇了。难道我等了这么多年的辞退信?”然后把信交给公司负责人。
负责人看了看手里的文件,然后转向身后的工作人员,问:“怎么回事?给我解释一下。”工作人员跑上来,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他露出一副了然的样子。
然后和记者一起,先安抚了李女士的情绪。等李女士情绪平复下来,他说:“我是这里的副主任,我之前就知道这个问题。这么多年了,你一直不工作,我们就把辞职信发出去了。你没来上班,我们也不能一直让你在公司挂个头衔。”
听到副主任的话,李女士又激动了。3360“从来没有人通知过我。我怎么能来上班呢?”
工作人员说:“以前的程序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工商局有很多学生档案,所以采取了分流的措施,可能确实有通知不到的地方。”
李女士对工作人员的态度很生气。她说:“这么多年,我没有换过地址,甚至没有换过电话。那时候为什么不来看我,哪怕打个电话?上班的时候没注意。现在退出的时候能通知我吗?”
副局长说:“当时你的档案不是我们直接处理的。你先被分到工商局,然后工商局选了一个岗位,把你的档案交给我们。”
李女士不接受这种说法,还是说为什么当时没找到自己,现在要被辞退了,那么容易就找到了?
双方各执一词,越聊越激动。李女士冷静下来,觉得这样吵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李女士说:“你根本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一直在推卸责任。既然是这样,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么多年,我的岗位上一直没有人。为什么没人发现?还是这个位置被别人顶替了?你用什么手段代替的?”
工作人员赶紧摇头说:“没有别人代替你。当时没有验证,但是不会有更换的问题。你放心,我可以保证。”
然后工作人员回忆了一下,说:“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核实。2005年,有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当时发现你没来上班。”
工作人员说,当时公司发公告,上面有李女士的名字,指出李女士没来上班。
公告还写着:如果李女士在15天内不来上班,雇佣关系将自动终止,也就是说到了那个时候,李女士就不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了。
关于为什么不直接通知我的问题,工作人员说他们是大公司,员工很多,有七个人没来上班。从一千多份文件中找到七份是很麻烦的。
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当时公司已经查出来,李女士一直没来上班,那为什么一直不联系她呢?
而且当时公司以为这些人已经找到了其他心仪的工作,不想再在他们公司工作了,就没有联系。
此时,李女士淡定地指出,“既然之前发了这个公告,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才发出辞退通知?那你怎么不送?”
工作人员承认,这确实是他们的问题,也许是当时处理不当。
李女士一听,马上说:“不治疗?你轻浮的话语毁了我的一生。一直以为自己没被录取,自信心受到打击。那么我该如何补偿这些年的损失呢?”
工作人员一直照顾他,从来没有给出确切的解决方案。
李女士不想再追究下去,只是3360问:“既然我的名字一直在你们公司,那我的工资去哪了?”
工作人员说:“你一天都没工作,自然不会发工资。”
李女士生气地笑了笑,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么多年没来上班是我自己的责任。难道你没有一点责任吗?”
工作人员摇摇头说:“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对此我们也很抱歉。这是我们的疏忽。只是时间太久了,领导班子都不知道。已经改了好几次了。”
李女士说:“这是理由吗?你想逃避责任吗?不管你们领导换了多少次,我来上班你都要通知我。”
副主任这时候站起来,三三三六零的说:“我们不是在推卸责任,只是想跟你说清楚,我们谁都不想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我们确实疏忽了,对给您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我们一定会好好调查,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李女士问3360“所以,我输了这么多年,就这么算了?不应该给我一个说法吗?”
工作人员说:“没有人经历过这件事。你可以申请仲裁,无论仲裁结果如何,我们都接受。”
李女士摇摇头,只能随记者走出来。当被问及下一步怎么办时,李女士表示:“只能等结果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我对他们工作人员说的话不是很满意。”
然后李女士说3360“我的人生毁了。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都无法弥补我心中的伤害。”
其实这件事已经快结束了,我们只要等结果就好了。我们不会评价工作人员给出的声明。
在上面,工作人员提到和李女士有同样经历的还有7个人。他们可能已经搬出这个地方,再也联系不上了。对于这件事,他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
但是,我希望他们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其他工作,过得很好。
在这里,我想提醒你,如果你以后想找工作,就要时刻注意自己档案的去向,这样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