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沅陵企业名称

发表日期:2022-11-28 08:59:11
新建的沅陵县行政服务中心。 红网时间记者张兴成涪陵报道。 近年来,沅陵县在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和“一事一议”改革过程中,强化“三个创新”理念,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进入“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时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妈妈式”精准服务,全面建设最方便、最快捷、最满意的政务服务。 县委书记刘向阳到县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指导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打造政府服务的新载体 一是整合服务场所“一进一门”。县政府把新建行政服务中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高水平推进、高频次调度、高标准建设,多方筹措资金近6000万元建设新的行政服务中心,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新行政服务中心楼高6层,占地亩,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为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县政府办出台《沅陵县政务服务中心部门集中入驻方案》,对行政服务中心搬迁进行了详细规范。目前,已有46个单位的270多名工作人员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可办理1700多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随着新便民服务中心的落成,成为政府服务的新坐标,温暖百姓和企业的新地标。 二是整合服务窗口“进一个窗口”。要提供高质量的政府服务,平台建设是基本保障。按照“集中为原则,不集中为例外”的要求,发布《沅陵县县直部门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县域部门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送达”的审批服务。 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医保局、县税务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等20多个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专业办理窗口,所有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按申请类型进驻。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自来水公司、沅陵住房公积金管理部等单位在服务中心设立了公共服务办理窗口,企业和个人面临的公共服务事项按照能进能出的原则统一在窗口办理。 三是优化服务流程,实现“跑一次”。根据湖南省一体化平台,对所有政务服务编制了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进一步确定了审批事项的名称、对象、法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内容。事项办理时限统一加快30多项,审批事项办理流程细化。服务指南已在县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中心自助服务机、各窗口PDA考评员上展示,方便服务对象查阅。凡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位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水电)均要求入驻县政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网络化服务。不允许线下接受企业纸质材料。实行房地产建设项目收费“一表”申报,明确收费方式和标准,让房地产开发商不再盲目奔波。 近年来,“互联网政务服务”加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今年5月,《沅陵县贯彻落实湖南省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出台,制定并公布了权责清单、中介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在该县政务服务旗舰店进行了张贴,进一步规范、规范、便民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沅陵县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1《沅陵工业集中区赋权工作实施方案》是为了向城镇和工业集中地区放权和赋权而制定的。有序推进企业“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实行“最多跑一次”,将企业开办时间由平均3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深化“一事一办”改革,使用“一事一导”标准模板,推动同一件事在全省范围内无差别受理,统一标准办理:5月中旬起,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一事一办”总入口,在网站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链接“一事一办”小程序二维码,巩固深化“跨域总办理”。 便捷、高效、规范、诚信的服务,让前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 展现政府服务的“新气象” 便捷、高效、规范、诚信的服务使新型政务服务中心得到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认可。一位前来办事的企业工作人员高兴地说:“以前很多地方都要办的事,现在只需要在这样的地方办,而且办得很快。像网购一样方便,也可以像网购一样做差评。省时省事,人的心情也变好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和“一事一议”的改革。今年以来,该中心共办理“一事一议”案件512949件,全市公布的已完成整改的高频、单项“一事一议”案件478334件,其中“一事一议”综合窗口办理案件910件,“好差评”系统办理案件30160件,积极评价案件29507件,好评率高。 据了解,下一步,县行政服务中心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强化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按照省市“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网上可用率达到100%。同时,提升“掌上办公”和“指尖办公”能力,使50%以上的政务服务申请实现电子化处理。以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用心用情做好各项工作,把县委、政府的部署与创造性工作结合起来,探索更多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让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