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鸿章,大家都很熟悉。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但他在当时确实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能够担当大任,干大事。他领导的洋务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延缓了清政府的覆灭,使落后的清朝拥有了一批近代工业,促进了经济、军事、教育的发展。
在西进运动中,创造了许多第一,包括第一家大型现代化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中国第一家全国性海运公司——中海招商局、中国第一家关于煤矿的企业——开平矿务局、第一家通信公司——天津电报总局等。可谓贡献良多。除了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其他领导人如曾国藩、张之洞等也创办了不少军民企业,如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等等。
甲午海战打响后,北洋水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被迫戛然而止。但洋务运动的一些“果实”留了下来,留下来的、能“活”到现在的,都发展成了世界500强企业。洋务运动失败后,这些工厂企业在没有官方支持的情况下依然顽强生存。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后,它们依然屹立不倒,主要包括招商轮船和汉阳铁厂。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官督商办企业——中国海运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海运局不仅拥有长江和沿海航运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还在泰国、菲律宾等海外国家设立了分公司,拓展了东南亚的运输业务,并航行到西欧和北美。当时,中国海运局是中国最大的海运公司。
招商局发展顺风顺水,业务覆盖面广。两年后,中国保险促进局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保险业的开始。1996年,他投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中国商业银行,也就是招商银行的前身。同年,他还投资创办了南洋公学,这就是Xi交通大学的前身。就连著名的中国第一个煤矿企业开平矿务局也是由它创立的。
2019年《财富》公布世界500强名单。招商局集团及其下属的招商银行强势入榜,其中招商局集团排名第244位。已有147年以上的历史,是500强中的常青树、不朽松。
其招商银行连续第八次入围,排名第188位,非常显眼。此外,招商局集团还有一家“半路出家”的子公司,即众所周知的平安保险,由招商局集团于1988年创立。也是世界500强,和招商银行同根同源。
汉阳铁厂的前世:中国钢铁工业兴衰的见证
汉阳铁厂的创办并不归于李鸿章,而是由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创办的。1993年在武汉,中国第一座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正式建成。其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它的发展拉开了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序幕;其设备领先世界,拥有“亚洲第一男厂”的企名网。
当时张之洞要在江家墩这个非常落后的渔村建铁厂。但考虑到蒋家墩在江边却没有堤防,一旦发大水就“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工厂最终建在汉阳龟山脚下。选址确定后,紧锣密鼓的施工开始了。张之洞自豪地说,他要建亚洲第一座钢铁厂。事实证明是他干的。
后来清政府在海战中战败,汉阳铁厂继续亏损,于是清政府决定将铁厂改为官督商办,由清朝著名商人盛宣怀接手。盛宣怀也懂得好好经营。在他的科学管理下,汉阳铁厂成为洋务运动的唯一成果之一。他把铁厂改造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钢铁股份制企业,即著名的汉冶平公司。转型后,公司发展如火如荼,一扫曾经官办铁厂的颓废。
清政府倒台后,汉冶萍公司彻底转变为商业企业。后来第二十一条,日本提出把汉冶平公司改成中日合资企业,中国人民不会同意,汉冶平公司的员工也不会同意。在老百姓的坚决反抗下,汉冶萍公司没有受到日本的干预,其纯正的“日本血统”得以保存。由此可见当时汉冶平公司的名气、能力、利润有多大。
军阀时期,北洋政府曾要求公司国有化,但遭到公司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不不了了之。汉冶萍公司逃脱了日本人的威胁和北洋政府的国有化,但没有逃脱国民政府的魔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利用兵工厂接管汉冶平公司。抗战胜利后,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汉冶平公司彻底走到了尽头,被国民政府撤销,成立了华中钢铁公司,于是汉冶平公司被华中钢铁公司取代。
中国成立后,张之洞废弃的蒋家墩上建的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是武汉钢铁公司。这个企业依然以汉阳铁厂为源头,依然传承着汉阳铁厂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它的建设也承载着新中国的“钢铁梦”。
宝钢集团实力雄厚。连续13年被列为世界500强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钢铁企业。20.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联合重组成立宝武集团。重组后的宝武集团依然独占鳌头,继续入围世界500强企业。
物是人非,百年风雨褪色。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其成果却以另一种方式保存了下来,永远奉献给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