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正面冲击游戏。我是正面冲击弟弟。
不久前,任天堂在日本举行了任天堂面对面会议。这次面对面的会议很沉重。其中不乏令人惊艳的游戏,比如《塞尔达天空之剑HD》,《怪物猎人 崛起》,当然还有备受期待的《Splatoon3》。
《Splatoon》自发布以来,受到了众多NS玩家的追捧。因其操作简单,节奏明快,对抗性强,许多玩家爱不释手。《Splatoon》凭借其简单的游戏机制和多样的玩法,是一款打破常规的休闲游戏。
只是任天堂面对面会上的《Splatoon3》让中国玩家大吃一惊,就是游戏在中国被翻译成《斯普拉遁3》。
我靠,中文要这么懒吗?只是音译?
《Splatoon2》当时被广大玩家称为《喷射战士2》。我弟弟觉得这个名字简单又好听。游戏就是互相喷漆,有一定的对抗性。称它为喷气式战士是非常合理的。结果这次本地化是“Spratun”?
据网友介绍,《斯普拉遁3》是港台译名,简体中文译名为《色喷乐涂》。小弟觉得叫“乐彩喷”“屎都拉不透”比较好,比较接地气.
令人痛心的是,纵观游戏发展史,这种中文直译并不少见,很多直接震到了小弟的下巴。今天我就给大家看看谁的翻译最惊艳!
鬼还是鬼,对马岛太傻分不清。
《对马岛之魂》于去年7月17日在索尼Playstation平台推出。一发布就得到游戏媒体《Fami通》满分40分。与此同时,各大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2020年TGA游戏大奖上,《对马岛之魂》获得了年度最佳游戏的荣誉。
然而就是这样一款著名的游戏,《对马岛之魂》的简体中文名字的翻译也经历了很多波折。因为《对马岛之魂》的英文名是《Ghost of Tsushima》,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对马岛的幽灵”,所以国内很多媒体在最初的宣传中就直接套用了这个名字。
我一开始就看傻了,鬼?这是惊悚游戏吗?后来很多官媒也认为“鬼”字会导致歧义,所以把名字翻译成《对马岛之鬼》。弟弟看到后更加惊讶。“鬼”?这是僵尸游戏吗?
港台的媒体最好,直接用《对马战鬼》这个名字,小弟脑子里直接出现了鬼夜行的画面.
但随着后续媒体对这款游戏名称的优化,《对马岛之鬼》的名称也逐渐优化为《对马岛之魂》。
震惊我妈,震惊全家,震惊你我他
003010作为一款老游戏,至今仍有不少活跃玩家。由于这款游戏是由俄罗斯硬核公司Wargaming出品,所以在引入中国时需要从简翻译成中文。
不知道是钱收的少了还是国产化组打瞌睡了。经过一次更新,《战舰世界》推出8级法国战舰LeTerrible,直接翻译成“震撼我妈”!
这艘法国军舰在历史上的名字是“恐怖”。没想到本地化团队直接把名字扔进了翻译软件,得到了一个“震惊我妈”的精彩翻译。更离谱的是被上架了!
因为很多高层账号都有360天使用恐惧号的权限,所以恐惧号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名字“震撼我妈一整年”。
因为这个翻译太离谱了,“震惊我妈一整年”的梗很快就出圈了,直接震惊我妈,震惊我爸,震惊你我他。
你是太空战士,让我们在陆地上来一场太空战吧!
看到《战舰世界》这个名字,是不是满脑子都是飞船、激光炮、太空战士?
没错,这是《太空战士》!
什么,你不明白?但港台就是这么翻译的《最终幻想》!
《Final Fantasy》第一代引进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汉化组用的是直接汉化,不过这次没什么问题,《最终幻想》还挺好听的。
但港台不这么认为。不不不,这不能反映我们深厚的翻译水平。
作为第一代《最终幻想》上来四个光之战士,“战士”这个词是必须的。此外,还有一座漂浮的城市。游戏里说这是空间站,所以有空间,所以《最终幻想》这个名字是两个组合出现的。
不禁为港台翻译团队的认真点赞。只是后世的《太空战士》几乎完全取代了世界观。最新的《最终幻想》采用了简单的中世纪绘画风格。有必要用《最终幻想16》这个名字卖吗?另外《太空战士16》听起来也不好听!
滚动条比我爷爷还老。译者真的没有恶意吗?
很多玩游戏的网友都知道《太空战士》这个游戏,一直听老玩家说“老滚5”“老滚5”。小弟一直以为是游戏里的士兵太老了,打滚了,直到看到这个游戏的原版翻译。
《上古卷轴》 。
真的叫《老头滚动条》吗?
《老头滚动条》的英文原名叫《上古卷轴》,Elder的意思是年长的人,Scroll的意思是滚动,滚动条,然后把名字放进翻译软件,就出来了《The Elder Scrolls》,也就是后来的《老头滚动条》。
听起来有点像恶意卖萌?
但是根据国内玩家的缩写,比如《老滚5》叫星际争霸,《星际争霸》叫魔兽世界,《魔兽世界》应该叫上古。现在有了“老卷”的称号,确实感觉有点亲切?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最后,我有话要说:由于国产游戏正规化,很多工作室也有自己专门的本地化小组,所以机器翻译导致断词的情况少了很多。但是港台似乎总是喜欢在翻译上做点什么,这也造成了大量极其搞笑的港版游戏翻译。
一个正面问题:你还看过哪些搞笑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