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番禺区已有7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科技奖。https://www.zhucesz.com/,获得一万项专利授权,https://www.zhucesz.com/,在全市排名第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番禺区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规律,坚持发挥科技创新第一驱动力,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政策环境,搭建平台载体,加快产业发展,努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番禺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13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保持全市前列,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加快发展。
推广“科学发现”,彰显番禺创新特色。
番禺区计划整体聚集必要的资源。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政策体系,修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推进上市激励、产业人才政策等政策,对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给予优惠支持。推动科技基金在促进番禺区创新主体培育、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研发后补贴和高额补贴提供普惠性支持。建立校地对接机制,促进高校科教资源、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等重点科研机构与重点企业的合作交流。
此外,番禺区支持重点领域项目。2017年以来,实施区创新创业领导团队扶持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等重点行业引进扶持了一批创新创业领导团队项目。每个项目最高资助1120万元。三年来,支持广汽新能源、日立电梯、都嘉信泰等30多家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组组长杜新泰、新加坡李德飞院士荣获2019年度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上述项目引进了13名博士后和一批港澳台及海外人才。
聚焦“技术发明”,提升科技硬实力。
数据显示,2018年番禺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595项,成交额https://www.zhucesz.com/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https://www.zhucesz.com/亿元。2018年以来,番禺区已有7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励,授予https://www.zhucesz.com/,专利1万项,同比增幅居https://www.zhucesz.com/全市首位
创新载体建设方面,番禺区推动广州大学城、广州南站纳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十三节点”,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平台;积极规划广州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广州大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孵化基地,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在源头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应重点关注IAB和NEM产业,鼓励和引导高科技企业与unive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番禺区注重做强做优科技创新企业。实施“独角兽,未来独角兽”培育。创意科教、百果园网络、绿色航空农业、巨杉软件、米优科技入选2018年广州市20强“独角兽”创新企业;明珠电器和法国两家公司入选十大“高科技”成长型企业。
截至10月底,2019年番禺区共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20家。新增上市公司3家,在https://www.zhucesz.com/,融资折合人民币约1亿元共计19家;3家企业分别申请在主板、科技创新板、港交所上市并获得受理,4家企业进入省证监局备案辅导。新增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计63家;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新增挂牌企业53家,总数达到464家。
在促进孵化器提质增效方面,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37家,其中国家级3家,居全市第四位。众创空间14个,其中国家级6个,孵化培育了迹探科技、创先科教、方毅科技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2019年,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获得2018年广东省A级运营评级,位居全市第一。
推进“生态优化”,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番禺区注重打造科技产业园服务平台。发挥番禺区科技产业园发展联盟的引领作用,推动园区实现资源共享、组团发展、提质增效。协调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交通、规划、提高容积率等问题,提高科技产业园发展水平。推进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科技产业园建设,优先引导校属企业、成果转化项目新注册企业、校友企业落户。
在强化区域协同创新作用方面,番禺区实施发展战略,推进广州南站广佛科技创新城、荔湾海龙科技创新区、佛山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密切与港澳的科技合作,挖掘广州大学城的科教资源,吸引港澳青年人才来番禺创新创业。
同时,注重营造高端创新人才集聚环境,落实番禺区“14”产业人才政策,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和符合番禺区产业发展导向的产业人才,促进创业就业。从2017年开始,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https://www.zhucesz.com/,用于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的资助、奖励和配套服务。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
2019年共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白金卡559张,金卡近万张。持卡人可享受子女教育、便捷就医等14项服务。实施“领才计划”,培养新型优秀产业人才,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吸纳能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摄影记者王艳、肖桂来通讯员樊轩
罗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