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八克茶叶贸易有限公司经营各种茶叶和茶具。南宁皇家茶叶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从一开始,主要的茶叶公司有铁观音、龙井、白浩、金骏眉、正山赛、六堡茶、杉树茶、大邑茶等。从2012年开始,我们加大了对雨林品牌的管理,从2013年开始,我们加大了对和合昌、富锦普洱等茶叶品牌的管理。至今代理雨林古茶楼、和合昌等知名品牌的广西省级代理。目前雨林、和合昌品牌经销商超过40家。同时还经营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多个品种。文|长庚
茶历史悠久。它以其独特的味道和良好的疗效,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作为一种商品,茶从中国传到英国,甚至全世界。在传播过程中,茶成为大英帝国不断扩张扩张的工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新书《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通过回顾茶业的活动,揭示了茶对现代世界的塑造作用。
《茶叶与帝国: 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美]埃里卡拉帕波特
由宋世峰翻译
后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曾经是奢侈品。
英国人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过茶了。在海上贸易发展之前,茶叶通过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或茶马古道向西传播。最早提到茶的欧洲著作是地理学家赖迈希翻译编辑的游记《航海和航行记》。威尼斯人声称他知道一种叫做“中国茶”的药草。威尼斯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东西方的连接地带,阿拉伯商人和旅行者经常在这里向欧洲人介绍亚洲的药物、食物和饮食习惯。茶和咖啡此时已成为中东咖啡馆的主要商品。蒙古人可能早在13世纪就把茶引入了伊朗。
在17世纪,只有少数欧洲精英在波斯、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和日本看到新鲜冲泡的热茶。18世纪30年代,亚当奥利耶里乌兹在波斯宫廷看到了茶。他将茶描述为波斯的一种常见饮料,经常与“茴香、茴香、丁香和糖”混合在一起。
英国东印度公司
直到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茶才正式从日本和中国带到欧洲。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在荷属东印度首都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收购茶叶。然而,与利润更高的丝绸、黄金和瓷器相比,茶叶只占公司贸易的一小部分。
几十年后,茶进入了欧洲大陆,但只有贵族、君主和社会上最富有的消费者才能买得起这种象征地位的东方奢侈品。在法国,路易十四沉迷于奢华的生活,他喜欢用金茶壶泡茶,以彰显自己的贵族身份。欧洲精英和受过教育的文化阶层很快传播了法国品味和优雅的概念,茶得以进入更多国家。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些时髦东西的味道。一位德国女公爵曾在信中写道,“茶让我想起干草和粪便”,咖啡让她想起“煤烟和羽扇豆”,巧克力“太甜了”,让她胃痛。
相比于法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饱受战乱蹂躏,政权四分五裂,国家相对弱小,接受茶饮的速度较慢。18世纪50年代,少量茶叶进入英国,但直到18世纪60年代,尤其是光荣革命后,茶文化才开始在英伦三岛和北美部分地区生根发芽。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茶成为“物质大西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画《正在喝茶的英国家庭》,由约瑟夫范阿肯于1727年创作。18世纪初,瓷器和饮茶在欧洲贵族圈开始流行。到了18世纪中后期,喝茶在欧洲已经不再是只属于贵族的奢侈品,而是成为中产阶级也在争抢的时尚。1720年,比利时画家约瑟夫范阿肯来到伦敦,以当时流行的“茶会”为主题画了多幅画。
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整个大西洋世界,知识分子和富人都认同亚洲人的“茶观”,把茶当作一种保健药物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科学论文、报纸和广告普遍声称这种中国草药可以治疗疾病,促进人们的健康。《茶叶与帝国》指出:“宫廷文化、游乐园、咖啡馆强化了茶的异国情调,同时让养生、异域文化变得时尚、享受。”
茶树变种阿萨米卡的反击
在利益的驱使下,18世纪,东印度公司越来越注重茶叶贸易。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从18世纪90年代的仅几百磅增加到1757年的每年1200万磅,1700万磅储存在伦敦的仓库里。茶叶的收入为大英帝国发动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战争也为茶叶销售打开了新的市场。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对孟加拉的控制权,促进了鸦片的生产和控制,其产品销往中国,从而阻止了英国的白银储备流向中国。
真正改变了中英两国在茶叶领域地位的是茶树。阿萨米卡。阿萨姆邦位于印度半岛,它的命运与中国、英国、缅甸和地方政府息息相关。在1824年至1826年的英缅战争期间,英国士兵首先在阿萨姆邦发现了茶树。事实上,在英国人到来之前,阿萨姆邦就已经种植并饮用了茶树,但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将这一地区变成了可以供应全球市场的广阔茶园,改变了世界茶叶销售的格局。
此时中英日益敌对,印度茶的战略价值逐渐凸显。1828年,在广州生活工作的茶商约翰沃克(John E. Walker)给英国政府写了一份长长的备忘录,宣称印度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重要特产,有望“打破中国的垄断”。这份备忘录影响了英国政府的政策,以及后世对茶及其历史的理解。沃克声称,英国和中国的商业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这“与大英帝国的荣誉不相容”。
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印度茶逐渐被英国人视为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方法。03010的分析认为,阿萨姆邦可以供应一种廉价健康的饮料,满足世界的需求,为英国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让中国充分明白,英国是两个帝国中更强大的一个”。
阿萨姆邦并不独特,但它是第一个证明茶树可以在中国以外进行商业种植的地方。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茶叶种植已经传播到印度的其他地区、南亚、东南亚甚至美洲。然而,茶树变种。阿萨米卡是在殖民环境下繁荣起来的,因为英国殖民者用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有利条件滋养了这个行业。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种植园主和公司已经掌握了阿萨姆邦的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知识,并主导了这片土地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命运。
伦敦繁荣的明辛街
有了产量,必然有广阔的销售市场。103010认为,大英帝国生产的茶叶,即英国殖民地培育和生产的茶叶,是资本主义国内和全球发展的产物,是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消费文化的产物。从19世纪50年代到1914年,跨国商品贸易规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食品走在了全球化世界的前列。
当时,新的加工方法和冷藏技术层出不穷,使易腐烂的食物能够从农场运送到餐桌上更远的距离。例如,第一批冷冻肉于1874年被运往英国。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人已经开始食用从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进口的肉类。奶油、炼乳和人造黄油等加工食品也摆上了杂货商的货架。
茶叶在印度的迅速传播得益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蒸汽动力铁路、河流和海洋运输加快了世界贸易的速度。有了设计良好的道路、桥梁、码头和仓库,大量的印度茶叶可以被运往伦敦、利物浦、阿姆斯特丹、纽约、旧金山等地区的主要市场。
伦敦的民心街是当时公认的全球茶叶贸易的金融和实物中心。随着东印度公司垄断地位的结束,茶叶拍卖活动和茶叶商人转移到了民心街。伦敦这个大都市提供资金、商业信息、仓储和销售设施,以及一个巨大的本地市场。19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了码头建设热潮,凯瑟琳码头对茶叶贸易尤为重要。该码头于1828年开放,包括6个优雅的6层仓库,通过运河与泰晤士河相连,每年能够处理70万箱茶叶。
在19世纪的伦敦码头,中国劳工从货船上搬运茶叶。
一旦到了港口,工人们会把茶叶运到仓库,称重,检查,分类,品尝,气味和税收,并用看起来像埃及象形文字的符号进行标记。十几个奇怪的符号记录着大小、质量、味道等信息。描述包括“木”、“枯”、“尘”、“极尘”、“焦”、“怪味”。掌握着茶叶品质话语权的大英帝国,直接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全球化进程。
立顿茶走向世界
虽然印度茶的产量和销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人们还是更信任中国茶。然而,这种观念改变的时间并不太长。
六七十年代,包装公司、百货公司、合作社、连锁店、连锁茶叶店的出现,改变了茶叶销售网络。虽然小店主和摊贩仍然是茶叶流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民族品牌正在快速增长。
汤姆斯立顿爵士
立顿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的。汤姆斯立顿爵士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开发了大众市场。他直到1889年才开始卖茶。在广告和自传中,利普顿声称他是第一个出售自己茶叶的茶农。1890年立顿在锡兰买下第一个种植园后,在媒体上刊登了大量茶园和茶厂的图片广告,并声称自己的茶叶直接从“茶园到茶杯”,暗示消费者可以信赖这个品牌。
立顿的成功不是因为广告多,而是因为立顿意识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购买力。根据人口普查,当时不列颠群岛的人口超过了2700万。到1911年,人口增加了1800万。然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严重失衡,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在劳动社会,金钱和食物的分配是不平衡的。男人吃肉多,老婆只能靠甜茶过活。价格实惠的立顿茶迎合了工薪阶层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在巧妙的营销下,花更少的钱享受下午茶逐渐成为这个群体的生活标准,从而极大地带动了茶叶的销量。
更重要的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茶商开始更积极地思考新的销售策略。他们的结论是,打败中国人最有可能的方法是激起英国消费者的“爱国主义”。很快,打着“印度茶直销公司”、“纯印度茶供应商”等名号的公司开始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来自英国殖民地的未经调整的印度茶。这些公司强调所有的印度茶都是纯净、健康、美味、性价比高的,具有热爱大英帝国的属性。这些公司声称印度茶更纯、更香、更丰富、更便宜、更健康,所以各方面都比中国茶好。
在自由贸易主导话语的时代,这种广告很快流行起来。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原产地广告和帝国主义诉求更加普遍”,印度茶最终取代了风靡英语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茶,甚至影响到今天的全球茶叶销售格局。
茶起源于中国,却因为英国和印度而走向世界,让人心酸。正如《茶叶与帝国》所说,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解决物理、国家、世界问题的文明力量。茶不仅塑造了现代环境、粮食和农业体系、饮食和休闲习惯,而且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其他政治体的命运,对今天的中国仍有警示意义。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