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今年年底买辆车。老板知道后,让发票写公司名称,给了我一万多现金,但是担心以后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比如车主,以后的保险问题,二手车过户,公司的问题会不会影响到这辆车。
该公司未付款就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恭喜
给你开发票的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但是他可以说不知道你的具体目的。
因此,在你的要求下,公司开具了发票。
但是付款人这边的你就不一样了。
这种罪行应该受到惩罚。
公司可以用这辆车提供担保和抵押。如果刷个人卡,开公司名发票,涉嫌虚开发票。车平时一定要自己用。保险费等以公司名义发生的费用和支出,严格来说属于与业务无关的支出,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说实话,一辆车真的盖不了几个税,何苦呢?
你怎么证明车主是你?
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是:
个人少花一万多现金买车,好像有点便宜。但车的所有权属于公司名下,车主是公司。后期与汽车所有权相关的保险、保养、维修以及后期二手车过户、报废都需要以公司名义办理,与个人无关。对于公司来说,多花了1万元,可以少交增值税和相关附加税,也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具体少交多少要看车价)。同时取得了该车的实质所有权。如果公司破产清算,汽车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也会被列为破产清算的资产。在所有权方面,个人无权干预汽车。
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分析:
一方面,从增值税的角度,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
如果是个人出钱买车,发票上写的是公司名称,那就涉嫌虚开发票。无论是为他人虚开,还是为他人虚开,这种行为都属于虚开发票。公司虚开发票被查属实后,不仅补缴偷逃税款,还将处以偷逃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严重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只是从增值税的角度。
另一方面,从整个涉税的角度来看,也有偷税漏税的嫌疑:公司名下开发票,形式是公司买的车。公司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少缴增值税及相关附加税,同时在所得税前抵扣,减少企业所得税。这样一来,公司会有偷税漏税的风险,还有被审计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罚款,甚至追究更大责任的风险。
当然,关于这类问题的内容会更多,实际上也会因为车的归属而产生很多不确定的不便,但就问题本身而言,知道这些就够了。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有用,请关注以下更多内容。
自今年4月“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各地税务局查处了多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最近又有一家企业因购买豪车偷税漏税被调查。
4月29日,某房地产咨询公司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24万余元。税务机关检查后发现,其中14万余元为企业实际购买用于个人消费的机动车辆、空调等货物(服务)的不可抵扣进项税额。
此外,公司于2020年8月以99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二手豪车,与单位的经营和收入无关。
经查,该公司将这些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机动车和二手车列为固定资产折旧,在2020年和2021年列入“管理费用”。同时,公司还会扣除为机动车辆购买的保险、为机动车辆和二手车缴纳的车船税等。2020年和2021年企业所得税前。最终税务机关作出处罚决定,认定企业虚增税额,进行虚假申报,并基于虚假数据向税务机关申请,获得退税。同时存在多项支出,少缴企业所得税,构成偷税,罚款元。此外,该公司因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和虚列费用被罚款元,共计元。
购买的机动车和二手车与生产经营无关,是公司相关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这种做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企业股东把与业务和收入无关的个人消费品记在公司账上。
例如,一些企业投资者或股东将其日常开支记入公共账户进行报销,或将个人使用的汽车、房产等大宗消费品挂在公司名下,计入企业固定资产,以及相关的税费、燃料费、维修费等。均计入“管理费用”。需要明确的是,公是公,私是私,公司是公司。只有真正用于公司经营的车辆才允许抵扣增值税,只有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公司收入相关的合理费用才允许税前扣除!
所以,自用车辆,虽然以公司名义开发票,但不能用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参考文献1
1.《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收入有关的合理费用,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费用,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所谓合理支出,是指符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的必要的、正常的支出。
第10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第三十条规定,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和服务,属于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情形的(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项目和免征增值税的项目除外),其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抵扣;不能确定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2.《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说的相关支出,是指与取得的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
参考文献2
103010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不承担下列属于个人的支出: (五)其他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支出。
参考文献3
103010(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一)简易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
所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类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纳税人的社会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税务处理不合规,法律后果很严重。
退税政策实施后,如果企业未能准确区分企业支出与股东、高管个人消费,甚至通过虚增税额、虚假申报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退税,不仅存在风险
老板拿公账以公司名义购买百万豪车,不仅可以多计提费用,还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折旧费用。开了两年,可以卖给其他公司套现。只要低于原价,就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专业人士分析,这些手段本质上都是通过正规业务变形逃税。2022年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打击偷税漏税的力度,企业之前的“埋雷”行为随时可能被检查“引爆”。
要让企业更安全,就要在相关资产的购买、使用、转让等各个环节改进和完善资产使用的相关管理流程,要真正用于企业的实际经营,做好合规工作!
1.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购置资产。
企业在购买资产时,应结合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购买,不要过度追求豪车等超出企业实际经营需求的资产。在日常运营中,也要加强资产的合规管理。
比如企业购置车辆后,必须建立健全车辆使用制度,规范车辆使用申请、车辆调度、里程登记等。以防止个人自用脱离生产经营使用,引发涉税纠纷。
2.企业向个人分配利润,应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购买汽车、房屋等企业资金消费支出和财产性支出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的,视同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必须并入个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支付给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用于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支出和购买汽车、房屋等财产性支出,视同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股息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3.企业在资产转让过程中,应当按照适用的税率纳税。
根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已支付资产转让款并在购买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一般纳税人,应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
如果是低价转让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按照市场公允价格申报纳税。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将车辆等资产低价转让给股东、职工及其他内部职工的,转让金额低于公允价值的部分应作为股东分红或工资薪金,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蔡畅咨询提醒:上述占个人消费的企业如老板、股东、投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些将个人消费资产入账避税的“妙招”,很可能涉嫌偷税漏税。
老板是税务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你想让企业有一个更安全的生产和更长久的发展,你必须意识到税收风险,及时发现和避免不合理的商业行为。